新聞稿
-
對祝島人而言,抗爭已然是個日常的行動,二十八年的反核生涯,島上所有年過花甲的島民們每個星期一次集結於島上唯一的海港,一面呼喊口號一面繞...(詳全文)
-
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辦的「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系列展覽,其中影展單元「核電影」在映演期間不斷受到政府機關的行政干擾,動輒以電影法的...(詳全文)
-
「一個教堂,即便只有10個人,卻可能更顯其價值;上千人聚會的教堂,卻不一定因人數而顯得更有價值」。杜爾小鎮的神父於彌撒之言,隱隱地為《夾縫...(詳全文)
-
兩部片,一部黑白、一部彩色,一部是紀錄片,一部是劇情短片,相同點是對白都極少(核廢人生甚至毫無對白),純粹藉由影像語言,展開對於科技、災難...(詳全文)
-
片中的專家說:「只有遺忘才能保證安全。」於是我們必須吩咐孩子,代代傳下去:「永遠要記得遺忘。」但這件事無法保證,而且每個世代都得注意,所...(詳全文)
-
「前人種核,後人跑哪去兒?」年僅10歲的寶咩和8歲的小米,扮演電影《玩具總動員》的翠絲和胡迪,獲得「不核作Cosplay大賽」冠軍。藉由表...(詳全文)
-
「零核時代」的「核電影」昨晚播映「家有核鄰」,敘述2022年將全面廢核的德國,長達三十多年的反核抗爭史。全片佳句處處、絲絲入扣、全無冷場,...(詳全文)
-
「被曝者」/「被爆者」(Hibakusha)是日文「核能意外導致的輻射受害者」以及「受到原子彈爆炸傷害者」之意。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詳全文)
-
「不知為何,這些與核災直接相關的人們似乎完全被忽視了。」(詳全文)
-
冒險受曝 六位日籍攝影師紀錄核災區40年 用鏡頭直面核工業犧牲者 歷史不容遺忘 期盼非核世界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