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核四
-
2021年8月我國即將舉辦「重啟核四」公投,有鑑於網路上流傳甚多錯誤的輻射安全資訊,本文簡單介紹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詳全文)
-
台灣的反核運動面向多元,草根組織、街頭抗爭與體制內行動交錯並行,除了環評、建廠執照等「關卡」審查,官方是寸土不讓,倒是願釋出部分監督作為「...(詳全文)
-
在一夜的驅離後,28號早上,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行政院開記者會宣佈,核四一號機將在安檢完成後停工封存,二號機立即全面停工、封存,未來若要重啟核...(詳全文)
-
分秒必爭的林義雄禁食行動,30多年體制內、外的反核運動,這個政府還能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廢核人民今天發動這個非武力「不核作」行動:告訴掌權...(詳全文)
-
原能會在上週四(12日)公布歐洲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專家小組針對臺灣核電廠進行的壓力測試同行審查報告的中譯完整報告,結果顯示臺...(詳全文)
-
核四興建爭議不斷,綠色和平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上午發布《核災誰負責?從全球究責制度看臺灣核四廠》研究報告,指出核災一旦發生,承包興建核四...(詳全文)
-
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突破官方的資訊封鎖,呈現不被扭曲的國際廢核趨勢,我們以官方數據進行能源政策剖析,並破除政府所營造的核電迷思。(詳全文)
-
拒絕核四可以體現在我們對生活方式的反省,「節電6%」也是一個對生活細節更有意識地檢視──6%很少,其實不難,我們至少可以做到這些,然後邀請...(詳全文)
-
「公投」應該是民意為依歸的直接民主,但現在操作的「核四公投」,卻是設計來封殺高漲的廢核民意,違反了責任政治的原則,等於發動人民來檢驗民...(詳全文)
-
「不蓋核四(電),那你們的替代方案是什麼?」這句話不陌生,自反核意識、反核運動數十年前在台灣萌芽、發酵,這句對環保團體、反核人士的質問...(詳全文)
-
核四爭議延燒20年,而其興建與否對經濟的影響為爭論的重點之一。然而當官方仍於近期文宣覆頌「停建核四經濟衝擊廣泛深遠」的老調時,實應更宏觀的...(詳全文)
-
在如今反核民意高漲的時刻,擁核立委明顯悖離廢核民意,我們呼籲這些投錯票選錯邊的立委,勿讓黨意凌駕民意,唯有直接廢核,停建核四才是民意所...(詳全文)
-
4月12日立法院停建核四議案遭擁核立委以席次優勢封殺,同時,立委李慶華領銜提出的核四公投案將在4月19日送交院會再度強行表決!為了表達廢核...(詳全文)
-
309北中南東全台串連廢核大遊行,參與民眾將各地集合場地擠得水洩不通,截至下午4點,全台回報參與遊行人數高達22萬人,北部遊行人數超過10...(詳全文)
-
309全國廢核遊行,由上百國內民間社團所發起,自主公民參與,展現民間力量。全國共有超過22萬人上街表達廢核決心。北部遊行、中部遊行持...(詳全文)
-
309全台串連廢核大遊行 拉起封鎖線、台灣人民首次包圍博愛特區 非核家園=全民共識 核斃(何必)公投 直接停建核四 ...(詳全文)
-
行政院長江宜樺一邊說要尊重民意、辦公投,另一方面卻配合台電說法,指出停建核四將可能「遭致重大投資損失、影響經濟成長、電價上漲、面臨限電危機...(詳全文)
-
309 北中南東串連的全台廢核大遊行,是由各地民間社團發起、串連,超越黨派的自主性行動。在這場展現集體民意的行動中,包括長年不懈的反核身影...(詳全文)
-
「沒有核四,台灣會缺電!」「非核家園,電價將大漲五成」、「缺乏穩定供電,經濟成長無以為繼」,上述均為身處核電複合體中的經濟部、台電或是...(詳全文)
-
20幾天過去,「福島壯士恐截肢」、「近海輻射超標一萬倍」等斗大標題提醒著我們,這次福島核災,絕非是清大核工所教授口中說的「上帝在幫人們做實...(詳全文)
-
無論對反核或擁核陣營來說,今年都是台灣核能發電歷史上關鍵的一年。台電規劃在明年2、3月向原能會提出燃料裝填申請,其計畫最快6月取得許可,並...(詳全文)
-
近來頻有報導指出,由於核四預算追加在即,經濟部與台電將在立院下個會期對核電大戰嚴陣以待,勢必強力護駕核四預算追加過關。其實台電的核電論述戰...(詳全文)
-
「你又不是核工專家,你怎麼能來跟我們談核電的問題?」 「政府跟專家又不是笨蛋,既然核電廠這麼危險、而且我們沒有核電也不缺電,那為什麼還要用...(詳全文)
-
2012年底,日本在12月16日眾議院改選,這是在釣魚台爭議、北韓發射衛星飛彈以及日本海嘯核災後的大選,因此格外引人注意。但在同一天,日本...(詳全文)
-
即使受綠盟邀約來台的國際獨立核電與能源政策專家麥可施耐德(Mycle Schneider),已經結束在台的緊湊行程,返回巴黎,但在他在台短...(詳全文)
-
文字整理:房思宏、徐詩雅 提問:綠盟與媒體/回答:麥可施耐德(國際獨立核電與能源政策顧問)(詳全文)
-
長期以來,面對各種反核聲浪的質疑時,不論是台電、原能會或是核工人,最常擺出來的就是一副專家的權威姿態,藉此反擊各種質疑不夠專業。 先...(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