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新聞稿
    • 綠盟專欄
  • 關於綠盟
    • 綠盟簡介
    • 成果與徵信
  • 我們的工作
    • 研究報告
    • 綠萌季刊
    • 綠色振興
  • 如何參與
    • 廢核簡訊連署
    • 加入志工
    • 全台巡迴講座申請
    • 捐款支持
    • Facebook 粉絲團
    • Twitter
  • 捐款
    • 加入定期認養人
    • 單筆捐款
    • 成果與徵信
  • 上一版網站
綠盟專欄
 
一場遊行的誕生

2019-07-01 | 呂伊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媒體與宣傳部專員)

距離廢核遊行已經過了三個月。這一場遊行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凡,是由非常非常多的人一起完成的,我們希望能花一點點時間與大家分享這中間發生的故事和插曲。

今年,我們做了許多設計,讓「廢核」、「風光明媚」在遊行現場無所不在。

廢核,起行,下一步 #島嶼守護我,我守護島嶼

走進廢核遊行現場,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主視覺「島嶼之心」,這個視覺概念是「島嶼守護我,我守護島嶼」。廢核運動在台灣走了30多年,而今年我們將走向廢核的下一步——風光明媚的一年。「島嶼之心」以3D立體地景圖呈現,可供大家在「島嶼之心」前拍照。台灣的風和光守護著我們;而我們,當然也要守護著台灣。

下一步,就是「風光明媚」

風和光,不只出現在日常生活,也能應用在大型活動。這次主舞台供電是由太陽能板全程供電,這是由太陽能板、硬體音響和主辦單位三方的跨界合作。不向天借膽,而是向天借陽光。我們總共架設9片300W的太陽能板,加起來共為2.7KW。由於採用最新型的高效率雙玻模組,讓發電效率可高出5%-10%,用以供應舞台音響的設備用電。

遊行當天是多雲時晴的天氣,現場光電系統在十二點到四點間的發電功率,仍在600W至1000W間,發揮了22%-37%的效率。發電量約在2.4度到4度之間,足以供應舞台用電,甚至有多餘的電能充電儲存於蓄電池中。四點後天色漸暗,光電板發電功率降到200W至300W,僅能發出0.4度到0.6度電時,舞台仍可以靠電池供電,不需要其他額外的電力。

不只跨界,還有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相遇

這次廢核遊行展出了兩組照片,分別是日本戰地記者豐田直巳先生在福島災後進入災區,費時七年所拍攝的照片。另一組,是台灣導演林龍吟,在車諾比核災後進入災區所拍攝的照片。

兩位攝影師從未見過彼此,但當兩組照片放在一起,我們卻意外發現,相隔25年的兩場核災有非常多相似之處,災民都被迫搬遷家園、輻射污染了土地。我們將展覽命名為「不能遺忘的記憶」,藉由靜靜的照片說故事,讓這兩段故事別被忘卻。

不一樣的廢核遊行, 是你、我和他的故事

這次遊行我們有一支口號鼓隊,結合日本廢核的口號節奏,和台灣職棒球賽中的加油音樂。我們希望廢核遊行不只有一種方式,也可以很熱鬧、很新奇,適合親子一起共遊。

遊行前夕,我們在網路上舉辦「核你告別的一百種姿勢」活動,募集100張網友的揮手告別照,想不到我們竟收到300多張照片。照片不僅來自全台各地,也有國外響應的朋友。我們將照片印製成一面大牆,這面牆是你我和他,一起完成的。

我們都在讓改變被看見

一場遊行的誕生並不容易,但每一步都是「改變」的可能。
下一次我們一起實現「一個廢核減煤、風光明媚台灣的誕生」。這一段路,我們需要各位的支持和相伴。


更多相關文章回到最上面|回文章列表 »
  • 綠萌季刊 〈那些年,我參與的反核〉 那些年 貢寮義勇軍 ... »
  • 【講座】「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紀錄片觀眾側記心... »
  • 【社運聚焦】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社會運動? »
  • 《一個人的福島》導讀:倖存之地還是遺棄之地? »
  • 當太陽光電遇到部落與溼地─台東知本溼地光電案 »

回應討論|Facebook comments
人民就是能源 參與就是發電
能源轉型行動巡迴講堂申請中
綠盟理念
我們秉持「議題結盟、社區串連、公民行動、永續社會」的理念,長期致力於台灣環境政策的建構與環境議題的推動,期望達到永續的生活環境。
 關注綠盟動態
我們秉持「議題結盟、社區串連、公民行動、永續社會」的理念,長期致力於台灣環境政策的建構與環境議題的推動,期望達到永續的生活環境。
TEL 02-23930500 FAX 02-23930512 gcaa.official@gmail.com
10084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8樓之3
8F.-3, No.70, Sec.2, Roosevelt Rd., Taipei 10084,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