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 柯乾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
在過去,政府所提供的環境資料散落於各個不同的單位。公開的狀況也缺乏統一的格式,一般民眾就算想要試著了解自己關心的環境資訊,也不知道從哪裡找起。透明足跡在推動政府公開企業違規資料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以往的資料,僅能看到違反的法規與金額,看不到具體的違規事項,也無從得知情節嚴重程度。經過與環保署的多次討論,終於得到了2016年12月後的裁處紀錄將全數公開違規事由的承諾,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推動資料開放的每一步雖然緩慢卻走得堅定,透明足跡的工作,除了讓污染現形,更重要的是擴大民眾知的範圍,讓公眾能夠參與污染治理,落實監督,更進一步也讓企業在資訊公開的基礎上,善盡自身的社會責任。才能真正做到「讓污染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