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 賴品瑀
「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 你勇敢的面對自己了嗎 你也想要一個答案嗎 因為沒有人能回答」以巴奈的歌聲起頭,音樂人吳志寧、童智偉受綠盟講座之邀,回首了近十年參與社運的經歷,與其中自我追尋的心路。一是舞台上溫柔堅定的歌聲,一是大小社運行動最可靠的後勤支持,從遍地烽火抗爭不斷的時光進入政黨輪替後的現在,他們從不同的視角提出觀察。兩人相逢在2009年的「彎腰生活節」,當時身為主辦團隊成員之一的台大學生童智偉遇上「偶像」吳志寧,把握機會請教音響工程的問題,展開了「一見鍾情」的情誼,從此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持續不斷的合作行動。
童智偉家裡種荔枝,早就親身感受農產運銷中的層層剝削,因此特別關注農業議題;而從小在父親吳晟家教的耳濡目染下,吳志寧1997年進入中興大學時,被黑森林社展現楊逵小說中所描述壓迫的行為藝術中吸引,包括統聯司機罷工、陳水扁掃黃日日春、成大mp3事件、樂生保留運動等都讓他反覆思考。吳志寧回想第一次以音樂人身份挺身參與社運,是2004年「929樂團」參戰貢寮海洋音樂祭,賽前他拿到了綠盟發放關於核四廠衝擊當地沙灘的傳單,也親眼看到樂團才能進入的舞台後方,是沒有沙灘的海岸,上面還停著怪手。 「原來我們站在運來的假沙灘上嗨!還放煙火、唱著陳建年的〈海洋〉,真是諷刺到極點!」震驚於這個畫面,吳志寧當下決定要在舞台上告訴樂迷這個消息,後續寫出〈貢寮你好嗎〉,一次一次在反核行動中與群眾同聲唱出「我們不要核電廠」。兩個關注社運的音樂人的相會,後來對社運界帶來一件重要的事,在吳志寧的建議下,童智偉買下了他的第一套音響器材,也開啟未來10年支持著全台大小社運街頭行動設備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