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1 | 貴史(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如同「八重之櫻」帶給福島的溫馨和諧,屢屢在國際影展得獎的導演園子溫說:「日本的電影戲劇裝作沒有核災發生,實在太可笑了(太奇怪了)。」前陣子他拍攝的福島核災主題電影《希望之國》在台上映,引起不少深刻討論,但即便像他這樣洞悉真實的創作者,與他一起到福島縣生活6個月的太太神樂坂惠還是說:「一開始很擔心,會脫下鞋子、衣服,衣服洗很多次,但久了也不能說是習慣,就像災民一樣,漸漸接受了。」
對比於像神樂坂惠這樣,明眼人仍然入境隨俗的麻木;讓我對於事隔兩年仍然非常介意日常生活衣服鞋子飲水是否輻污的災民,深表佩服;發起自主檢測的災民吉田邦博,時不時就拿身邊小物去測,用心搜集生活中避免輻污的小技巧,找到美國防災部報告,得知使用護髮乳容易造成人工核種附著在頭髮,對於境內高輻射污染的食物未能禁止販賣很生氣,盡力維持自己與縣民的生命安全。
能夠長時間維持這種高耐力的防輻污生活,或許要拜他網站照片之賜,他以東京電力的操作手冊為標準,放了福島輻污狀況所需的、大幅的防護衣照片,以縣內情況而言,多半需要身著包覆全身的防護衣,戴上半罩或全罩的防毒面罩;若是311事發當時、2011年3月12日測到每小時1.5毫西弗的雙葉町的話,不但要戴防毒面罩,還需背負氧氣機供自體呼吸,不能接觸外界空氣。這是我見過的災民團體網站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能夠把看不見的輻射污染,透過工安標準具體化的表現方式。
吉田先生在網站上做表格,比對同樣環境下災民跟核電工的不同待遇,「(核電工作人員)最長不能停留10小時,每天都要記錄被曝狀況,每6個月要做健康檢查與放射線檢查……」而災民往往「24小時都待著,被曝紀錄沒有,健康檢查沒有,……」藉由東電的工安標準,突顯出災民基本權益受損的荒謬程度,也提醒自己核輻射的無所不在,畢竟,小心生活還是會有差異的,宮城縣多賀城市議員松村敬子的調查推估,家戶越是採取防輻污措施(如避免鮮奶等),污染程度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