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敦賀核電廠下方認定有活斷層,判定不得重啟

每日新聞網頁截圖_2024.08.02報導
每日新聞網頁截圖_2024.08.02報導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簡稱規制委員會)在8月2日會議上終於得出結論,位於福井縣的敦賀核電廠(Tsuruga Nuclear Power Plant)2號機,因為廠區正下方有活動斷層經過,有地震風險,因此不符合日本對核電運轉的新審查標準,判定不允許重啟運轉

自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規制委員會制定了新的審查標準,來確認核電廠是否可以安全運轉,只要反應爐廠房等重要設施下方存在活動斷層,就不得運轉,否則無法避免嚴重事故的發生。規制委員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對全國27個核電機組進行全面性檢查,敦賀核電廠2號機是第一個判定不符合運轉標準的核電機組。

在今年7月26日舉行的審查會議上,規制委員會表示「無法否認」2號機反應爐正下方有活動斷層。日本《每日新聞》的社論表示,這意味著敦賀核電廠2號機自1987年開始運作以來一直冒著地震的風險運作。如今既然規制委員會已得出不得重啟的結論,那麼營運商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就應該選擇讓反應爐除役。

敦賀核電廠腹地內斷層分佈_資料來源:讀賣新聞

敦賀核電廠屬於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該廠區內過去確認有能引發7級地震的浦底斷層經過,該斷層在1991年日本學界也明確指出就是活斷層,但是規制委員會仍持續否認,直到2008年才承認。

自2015年起,因為在敦賀核電廠以北約300公尺處又發現一條斷層,名為K斷層所以重啟調查,其中的爭點是該斷層是否為活斷層以及是否直接延伸到反應爐廠房正下方?根據地質調查和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的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無法否認」該斷層活動性以及連續性。

在日本尋找合適的核電廠選址並不容易,因為世界各地發生的6級以上地震中有20% 發生在日本。今年1月的能登半島地震中,震央附近的志賀核電廠(Shika Nuclear Power Plant)受損,許多村莊因道路中斷而與世隔絕,讓人們越來越擔心發生事故時的疏散計畫。

綠盟結論

福島核災徹底摧毀了核電安全的神話,能登半島地震再度警告了地震與核電的風險,如今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在敦賀核電廠做出了正確的停止決定,反觀同樣地震頻頻的台灣,近年核電廠在福島核災後也重新進行檢查,發現核一、二廠鄰近山腳斷層,核三廠下方則有恆春斷層,離核三廠的核島區可能只有700公尺,且是第二類活動斷層,可能發生規模7.1的嚴重地震。核電是否重啟爭論不斷,台灣核電廠緊鄰斷層,耐震不足的事實卻少人提及,難道台灣無法從地震中學到教訓?還再盲目相信核電安全神話嗎?安全不該是最優先考量嗎?

敦賀核電廠簡介: 敦賀核電廠位於福井縣敦賀市,由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管理,有兩部核能機組,敦賀一號機裝置容量340MW的沸水式反應爐,1969年啟用,於2015年4月27日除役。敦賀二號機為裝置容量1108MW的壓水式反應爐,1986年啟用,福島核災後於2011年7月5日停機至今。原本敦賀核電廠還有擴建3號機及4號機的計畫,但該計畫也在福島核災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