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在近幾年來逐漸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詞,根據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的調查,逾九成的臺灣人已經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而超過八成受訪者認同台灣應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防止下一代遭受嚴重氣候災害,造成世代不正義。
近年來,氣候變遷一詞更是被「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所取代,甚至進一步走向「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到,氣候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全球暖化現象帶來的影響不僅是溫度變化或極端氣候,更是會威脅你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
極端氣候造成的潛在威脅有哪些?
過去一世紀,人類大量燃燒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上開墾林地、拓展農業和工業發展等等,導致地球的環境越來越糟糕。累積下來,也對我們的生態造成許多不可逆的危害。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相當多元。首先,隨著平均氣溫和海洋溫度的上升,海水體積逐漸膨脹,南極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開始快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將危及沿海低海拔地區,台灣各地亦無法倖免。除此之外,氣候變遷也引起降水模式的變化和亞熱帶地區的沙漠化,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現象,包括熱浪、乾旱、森林大火、暴雨、水患和暴雪等等,這些災害已造成全球範圍的生命和財產嚴重損失。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可以怎麼做?
無論是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增加、海平面上升、極端氣溫、或是生物多樣性流失,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忽視的現實。全球各地的科學家、政治家、環保人士都在努力應對這個嚴峻的挑戰。
2015年,聯合國通過《巴黎氣候協議》(The Paris Agreement),各國達成共識,同意本世紀末以前,必須以1990年平均溫度為參考基準,將地球升溫控制於攝氏2度以內。隨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更是在2018年時發布新的研究報告,建議各國必須進一步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才能防止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災難。
而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的唯一作法,就是要在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 所謂的淨零碳排,並不是指完全不排放溫室氣體,而是在目標期間內,溫室氣體的移除量可以抵銷進入大氣之人為排放量。要達成淨零碳排,必須仰賴各方面的努力,不僅在政策上要推動能源轉型,一般人在生活中,也可以透過學習相關知識、實踐日常減碳行動,為減緩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
綠盟氣候大補帖,邀你一起來關心氣候議題
在氣候變遷逐漸加劇的當下,我們都需要立即行動,一起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列。然而,我們該如何行動呢?
行動的第一步是先了解!因此,我們推出【綠盟聊氣候】這個專欄,每月定期更新2-3篇,提供最新的研究發現、政策動態、全球趨勢,以及國家、地方政府與及個人等不同尺度的行動,期盼能激發更多人投入到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中!
透過四個主題認識氣候議題各面向
1.【氣候按呢跨】氣候還能這樣看
想到氣候變遷,你會想到什麼?可能是融化的冰山、燃燒的森林,或是因乾旱而龜裂的地表。除了上述災害,氣候變遷還有哪些影響?【氣候按呢跨】帶你跨領域探討氣候問題的多元性。我們將推出諸如「氣候 x 性別」、「氣候 X 愛情」、「氣候 x 健康」等主題,讓你驚呼:「什麼!?原來氣候變遷還可以這樣看!」
2. 【氣候冷知識】變身氣候小達人!
你知道臺灣陸域風電的發展曾經比肩丹麥嗎?你聽過「棄成長」,知道「地球超載日」嗎?在【氣候冷知識】,綠盟將與你分享氣候相關的各種冷知識、氣候報告、全球氣候狀況,以及環境或氣候專有名詞解釋!
3.【氣候好消息】看見世界美好改變
生活在氣候危機頻起的時代,聊起氣候議題,你總會感到焦慮、憂鬱嗎?透過【氣候好消息】,來看看國際上發生了哪些氣候和環境相關的好消息。我們希望這些正面的資訊,能夠讓關愛這個地球的你,不再受困於氣候焦慮,能夠獲得鼓勵,看見這個世界還是有美好的改變,將焦慮轉化為行動的動力!
4.【氣候行動指南】我們可以這麼做
除了關注氣候知識,我們能夠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行動?透過【氣候行動指南】,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地的氣候行動具體案例吧!簡單而言,我們希望讓大家看看: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可以怎麼做!不管是個人或是城市,都有種種充滿創意的氣候變遷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