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就是地球超載日,我們比去年更早耗盡地球一年的自然資源

2024年的地球超載日落在8月1日,相較於2023年的8月2日又加快了一天。

所謂的「地球超載日」是美國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每年以聯合國、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以及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資料為基礎製作的即時預報。這天意味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超過了地球當年能夠再生的資源量。換句話說,地球超載日之後的每一天,地球就進入了資源赤字狀態。

地球超載日提早一天,也代表我們比去年更快地耗盡了地球一年的自然資源。

地球超載日v.s.末日鐘

地球超載日與核議題中常見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都是用來提醒人類面臨的重大危機的概念性時間,但它們的焦點和目的不同。

末日鐘是由《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於1947年創建。其設計是為了象徵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災難的逼近程度,特別是核災、氣候變遷、生物戰爭和其他破壞性技術。當末日鐘的時間越接近午夜,表示人類面臨的災難風險就越高。2024年末日鐘的時間已來到了90秒,是史上最接近午夜的時間。

相較之下,地球超載日則是關注人類對地球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其意義可以說是為了提高大眾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壓力的認識,鼓勵人們採取永續行動,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消耗。

要如何計算出地球超載日呢?請參考下列公式:

(地球的生物承載力/人類的生態足跡)x 365 = 地球超載日

簡單而言,就是:

(地球的供給/人類的需求)x 365 = 地球超載日

地球的生物承載力是指地球當年度可以生產的生態資源,而人類的生態足跡即是人類對資源的需求,以生物生產力土地面積來估算特定人口或經濟體的資源消費與廢棄物的大小。這代表生態足跡與環境衝擊成正比,足跡越大衝擊也越大。依照上述公式,若生態足跡大於生物承載力,也即是需求大於供給,就會造成地球超載。

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所有人而鳴

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曾寫下:「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是為你而鳴。」正如地球超載的危機,與每一個人都切身相關。

地球生物承載力從1960年不斷下降,在1960年人類的生態足跡僅為生物承載力的四分之三,所以還處於資源盈餘的狀態,然而從1970年代開始,地球生物承載力已不足以應付人類人口的擴張及經濟成長,人類的資源消耗超過臨界點,也即是超越地球能夠再生的資源。

世界上每個地區的地球超載日都不同。最快消耗完一年地球資源的國家,是2022年舉行世界盃足球賽卡達,其地球超載日落在2月11日。而地球超載日最晚的國家,則是位於中亞的吉爾吉斯,其時間落在12月30日,接近年底。

台灣由於缺乏相關資料,全球足跡網絡並未公布台灣的地球超載日。不過,由於生態足跡有6成都是由排碳量所決定,如果比較台灣和韓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的地球超載日莫約會落在4月中左右,與美國、加拿大、科威特等國相差不遠,同屬於超載日最早的前十國。

然而,也有少數國家沒有地球超載日,例如不丹、剛果、馬達加斯加等等。如果每個人都像這些國家的居民一樣生活,一個地球就足以滿足人類的需求。但是以目前全球尺度的生態足跡來說,則需要 1.75 個地球才能滿足世界人口的需求。

圖:2024年各國地球超載日(資料來源:地球超載日官網)

黑暗中的曙光:一起「#MOVETHEDATE」

雖然台灣生態足跡正在逐步穩定下降,我們仍不能停下腳步,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來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延緩超載日的到來。

例如「地球超載日延後行動」(#MOVETHEDATE),就設立超載日延後行動地圖,號召大眾加入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行列中。所有人都可以在地球超載日後的100天內,選擇所關注的環境類別,包含能源、糧食、人類發展以及地球生態,填寫行動計畫和想法,與全世界分享延後地球超載日的種種解決方案。

為了推遲地球超載日的到來,國家也可以採取各種行動,包括推廣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提升能源效率等等。在個人層面上,則可以透過選擇永續產品及服務、減少浪費和過度消費,保護我們的生態。

地球超載日是一個警示,提醒我們要更加注重資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以確保地球的未來。在地球超載日這天,我們一起努力,讓末日的鐘聲不要被提早敲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