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綠盟舉辦了「為氣候上課:教師培力協商劇場」交流活動,並以「面對氣候危機,核電延役不延役?」為主題,邀請老師們一起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核三延役相關爭議的脈絡與各方看法。
核三廠一、二號機將在今年七月及明年五月相繼停機除役,然而,國民黨部分立委提案修訂《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要放寬延役管制,讓運轉已經40年的老舊核電廠繼續使用。近期也由於淨零排放、減碳的需求,有了一波「核電是否為綠電」、「核電可否用於因應氣候危機」的討論。
這堂課以情境模擬的方式進行,背景假設「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經立法院修法通過後,核三廠在法規上有了延役可能性,因此恆春鎮鎮長於鎮民大會上提案討論核三延役議題,並邀請不同利害關係人進行意見交流。參與者需扮演中央政府代表、當地居民、環保團體等不同位置、立場的角色,藉由模擬角色扮演的方式,從多元角度換位思考與批判、發掘不同的觀點,並了解到公共議題溝通與決策過程的複雜性。
事前準備
本次的協商劇場一共分為三組,分別是「支持延役的恆春鎮民、反對延役的恆春鎮民+環團、公部門代表」。採取隨機分配的方式,每組約6-7個人。參加者必須要依照自己所屬的組別,演出相對應的立場,並揣摩角色可能會有的看法與心境。因此,事前的準備知識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協商劇場開始之前,我們發給每位參加者一份整理好的資料,內容包括地方上的正反觀點、台灣及國際環保團體的看法,以及國際核能專家的研究。大家看過資料之後,會花30-40分鐘的時間進行討論,並確定接下來要提出的論點。
劇場開演
結束討論後,協商劇場就正式開始了!化身為恆春鎮鎮長的綠盟研究員陳詩婷,首先針對核三延役的背景作說明。鎮長表示台電的回饋金對地方鄉親幫助很大,希望政府能傾聽在地人民的心聲,將恆春鎮民的意見帶回中央評估。而飾演經濟部次長的綠盟研究員林正原則發表了一段短講致詞,他表示雖然「非核家園」政策未改變,但目前對核電研議的探討可以保持開放態度。希望能跟各位鎮民討論核三廠安全、核廢料及回饋金的問題,讓核三廠和恆春能夠和平共處。
反對核三延役的居民率先舉手,但是鎮長卻沒有邀請他們發言,而是先請支持延役的居民發表意見。支持組的大哥從國家發展、供電穩定及經濟的角度下手,說明核電是台灣要向前走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因此希望核三廠能夠繼續運轉。同組的另一位女性則從情感層面出發,她表示家人長期以來都在核電廠工作,自己小時候也常常參加由台電所舉辦的各種活動,說明核電廠之於恆春人民在地記憶的不可分割性。
此時,鎮長又希望支持組的人可以多說一些,引起了環保團體的不滿,認為鎮長的立場有所偏頗。反對組的黑衣大姐率先發難,直指過往台電曾經隱瞞核三廠十多年前曾經發生過的意外,點出核電的不透明性以及安全問題。她提到,核三廠的安全監督機制不透明,核災演習也只是走個形式,許多鎮民也不知道核災若真的發生要如何應變、是否來得及逃。此外,核電廠愈來愈老舊,安全風險也就愈高,核三廠宛如無聲卻令人隱隱不安的鄰居。
公部門組說明,「展綠、非核」是國際趨勢,政府會定期檢討全國電力的供需情況,並不會因為核電延役與否,而影響到供電穩定,此外也會提前盤點電廠人力的離退狀況,不會讓核三退場影響當地居民的福祉。關於疏散安全的問題,公部門組強調,政府長期和當地的遊覽車業者及里長合作,核災發生時可以迅速動員並分批疏散,而台電也會定期在村里內舉辦健康檢查及防災演習,以確保居民的安全。
第二輪發言大家舉手非常踴躍。支持組一位女士以賣便當阿姨的身份,訴說自己在核電廠旁邊工作40餘年,早已離不開核電廠,若核三廠除役,他們全家生計恐出現問題。反對組不甘示弱地回覆,恆春當地可發展其他產業,不需要全部仰賴核電廠帶來工作機會。此外,反對組也提到了斷層的問題,說明核三廠緊鄰斷層,有安全疑慮,且其設備老舊,不適合繼續運轉。另一名成員補充,台灣和中國處於戰爭危險中,從俄烏戰爭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核電廠容易成為戰時目標,進而帶來核災風險。另外,反對組也提到核廢料的問題,核廢料選址不易,目前尚未找到最終存放廠,持續製造核廢料只會將環境成本轉嫁給後代子孫。
公部門組回應,恆春斷層為第二類活動斷層,台電在推動核三廠室內乾貯設施時,已經在建造執照申請期提出安全分析報告,核三廠有良好的抗災能力,即便發生地震亦不會影響到核電廠的運作。至於核廢選址的議題,選址主辦機關根據「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已經公告台東及金門兩處候選場址,但由於兩處縣政府皆未同意接受辦理公投事務,仍需要更多的民眾溝通,因此至今仍未選定場址。
下戲討論
在大家踴躍的發言下,我們收到了許許多多的想法與意見。參加者們也暫時卸下角色身分,回歸教師與研究員的角度分享自己的心得。
有參加者提到,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立場是反對延役的,但今天扮演的是支持組,內心想法和講出來的話不斷打架,即便想到一些支持延役的論點,內心也會有聲音否決它。另外有公部門組的參加者表示,透過這個活動可以了解公務員的心情,身為公務員,即便自己有其他的想法也應該要公事公辦,不可以在回答中表現出過於偏頗的立場。
普遍來說,參加者皆認為這個是一個很好的審議式民主活動。但整體活動的時間可再延長,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閱讀資料,並且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可以讓參加者更換組別,體驗不同立場的人如何思考。另外有參加者提到,即便是在同一組,每個人的想法也不見得相同,有些人是無條件支持核電、有些人則是有條件支持延役。建議針對想法比較中立的人,可以再設立一組「中間組」。
最後,參加者們也進行了許多價值觀上的討論。有參與者分享自己的觀察:在地人可能會因為情感因素或回饋金而支持延役,但外地的人反而會從國家發展或是環境保護的整體角度認為不要延役。這樣的矛盾讓她覺得有些尷尬,擔心是否會像是在干預當地的想法。但也有其他參與者回答,價值取向本來就是一系列輕重緩急的權衡過程。正反方的觀點甚至會有所重複,但是各個因素在每個人心中的優先性都不同。
在教學上,老師們指出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價值的優先性」應該如何排序,了解不同群體最在意的點是什麼,且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正、反方各自的論點中,存在哪些邏輯上的問題,或者是否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譬如當在地民眾提出地方需要發展和就業機會,這樣的需求是否勢必只能透過延役核電來滿足?
透過今天下午的活動,相信參加者們都是收穫滿滿,帶著愉快的心情及豐富的知識回到教學現場。之後,綠盟也會持續舉辦教師培力以及交流活動,希望可以促成協商劇場在教育實務上的應用,讓氣候與能源議題的公民意識,能在教學中更加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