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的國際地緣政治動態,反映出多個地區衝突升溫的情勢,從俄烏戰爭持續、中東局勢惡化到美中關係、台海局勢的緊張。台灣近年面對中國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國防議題也愈來愈受重視。然而,面對多重風險的台灣,即使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也不能不開始考慮氣候問題。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3S),2024年創下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暖化幅度更首次超過攝氏1.5度。若要提升國家安全,能源與軍事的基礎建設與相關訓練也得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在地緣政治風險下的台灣,更需要重新整合國家安全、氣候與能源韌性間的策略思考。
氣候危機如何加劇國安風險?
2024 年 3 月,由美國國務院設立的聯邦諮詢委員會──國際安全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y Board,ISAB)發布了一份《新安全挑戰報告》,當中將氣候變遷列為美國政府當前最關鍵的安全挑戰之一,並以台灣做為案例,檢視極端氣候事件將如何衝擊台灣的基礎設施。譬如一場颱風可能僅對台灣造成嚴重衝擊,中國大陸卻相對不受影響,因而形成安全漏洞,並阻礙或延遲美國防衛及增援台灣的能力。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由台灣5個環境組織共同組成)於2024年的紐約氣候週(New York Climate Week)上舉辦「東亞能源轉型:打造韌性與夥伴關係」國際論壇,邀集美國、日本、韓國與台灣等地氣候與能源議題專家,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探討因應氣候危機、邁向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東亞各國如何平衡安全與韌性的多重需求,並打造區域合作夥伴關係。
氣候與安全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 Security,CCS)執行長艾琳.西科斯基(Erin Sikorsky)在論壇上表示,CCS正在執行一項「軍事應對氣候災害追蹤計畫」(Military Response to Climate Hazards Tracker),持續追蹤全球軍事部隊應對氣候災害(如洪水、野火和乾旱)的部署情況。
她表示:「軍事領導人越來越認為這些部署不可持續。他們擔心無法在履行傳統職責的同時,應對不斷增長的氣候相關需求。隨著全球氣溫持續上升,這項挑戰將進一步加劇,可能超出軍事能力範圍。」她並強調另一個關鍵點,是氣候變遷帶來的複合風險。當氣候變遷與其他安全挑戰交織時,威脅評估就變得更加複雜。
即使再度當選為美國總統的川普一再聲稱氣候變遷是騙局,但無可迴避的事實是,美國軍方已經認知到氣候危機對國家安全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而開始重新組織其架構,將對極端氣候情境的因應整合進運作策略之中,不只包括部署救難援助和災害應對任務,還涵蓋模擬氣候變遷對地緣戰略的影響、調整軍事訓練方式、提升設施的韌性,以及轉向使用低碳能源以提升軍事效能。
提升國防韌性,少不了能源與氣候韌性
要提升因應國安風險的能力,勢必需要將能源與氣候韌性的建構納進關鍵策略。以俄烏戰爭經驗為例,俄羅斯就將破壞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作為戰略,而使得烏克蘭整體社會經濟狀況受到衝擊,進而可能減弱其抵抗能力。位於烏克蘭的拉祖姆科夫中心(Razumkov Centre)智庫能源計畫主任弗拉基米爾.奧梅爾琴科(Volodymyr Omelchenko)受BBC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軍隊一直將攻擊目標放在規模較大的傳統發電基礎設施上,而不是規模較小的變電站上,因前者所需的修復時間更長。他指出,烏克蘭已損失了超過80%的火力發電能力,並表示認為這些攻擊的目的是在烏克蘭造成「社會經濟崩潰」,使該國無法居住或經營企業。「莫斯科希望能源部門的崩潰將迫使數百萬人移民,」他警告。
而除了從民生、經濟考量切入,強化分散式再生能源系統的佈建與緊急應變能力之外,國防基礎建設也應納入提升氣候、能源韌性的設計。
國際軍事氣候與安全委員會(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uncil on Climate & Security)秘書長Sherri Goodman 與戰略風險委員會 (Council on Strategic Risks)顧問Leah Emanuel於2024年10月共同發表的一篇軍事評論中指出,軍事設施與周邊社區、學校和醫院的勞動力、能源和供水系統相互依賴,因此軍事基地的氣候創新,也能提升當地社區的應對能力。許多軍事基地整合了微電網系統,包括海軍陸戰隊米拉馬空軍基地和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在需要時可向國家電網提供電力。而當諾福克海軍基地強化其基礎設施以應對日益嚴重的風暴潮和洪水時,這些保護措施同樣涵蓋了面臨相同威脅的周邊社區。
極端氣候與地緣衝突下的核電風險
在極端氣候與日益深化的地緣政治衝突下,另一個加深能源安全、國家與區域安全複合風險的來源,則是核電。
西科斯基在2024年1月發表了一篇名為〈核電在氣候變遷中的前景和風險〉的評論,指出除了高昂的成本之外,氣候變遷本身正對核電擴張的計畫帶來挑戰。隨著氣溫升高,以及乾旱、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降雨等氣候災害加劇,核能基礎設施面臨更大的風險。政治的不穩定和地緣競爭加劇,也對新核能技術的安全擴展部署構成威脅。
由於核電需要大量河水或海水來進行降溫,因此愈來愈頻繁、嚴重程度也持續上升的乾旱,就對核電運作造成直接衝擊。以全球核電佔比最高的國家──法國為例,由於嚴重的熱浪和乾旱等因素,法國在2022年的核電產量巨幅下降,佔比從70%跌破至40%。根據法國審計法院2023年3月的一份報告,該國的核電廠將越來越受到缺水及河流水溫上升的威脅,而需要更頻繁的降載甚至停機。
面對嚴重能源短缺,法國藉由大量進口天然氣來因應,因此Sikorsky在這篇評論中直指:「對於面對極端氣候壓力的國家來說,核能不太可能成為唯一,甚至主要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由於需要水,核電廠通常建在河流和海岸附近,然而Sikorsky指出,目前營運中的多數核電廠,都是氣候韌性觀念被廣泛採用前所建造的,且都蓋在海平面以上,因此承受著更高的威脅。她援引穆迪(Moody)2020年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引發的暴雨和洪水可能淹沒位於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核電廠,並「破壞輸電線路或變電站,影響核電廠供電能力」。早在2012年,颶風桑迪就曾因高水位和風暴對電網的影響,導致紐約和紐澤西的3座核電廠被迫停機。
此外,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甚至戰爭情形下,核設施經常成為軍事攻擊的目標,而形成巨大的核安威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林正原在〈全世界沒有一座核電廠考慮過如何在戰爭中運作〉一文中以俄烏戰爭為例,指出由於烏克蘭核電佔比過高,即使在戰爭時期也仍需要仰賴核電作為電力來源,使得核電廠在戰爭中成為軍事目標,包括被砲擊、佔領,甚至在佔領後將核電廠轉為軍事基地,皆構成多重核安威脅。
《2022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也指出,全球沒有任何一座核電廠是為了於戰爭中運作而設計,一旦喪失電力、反應爐無法降溫,便會造成爐心熔燬;儲存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也有同樣風險,若軍事攻擊引發電力中斷而喪失冷卻功能,就可能導致冷卻池起火、爆炸、輻射外洩等災難。
除了核安事故風險外,軍事占領、極端主義亦可能導致核輻射汙染風險增加、帶來環境與健康衝擊。舉以色列為例,儘管以國目前運作中的反應爐並非用於發電,但在缺乏外部監管下,同樣將形成安全風險。
位於倫敦的巴勒斯坦回歸中心(PRC)在2023年9月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的聲明指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附近興建的迪莫納(Dimona)核反應爐,是目前世界上少數未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安全檢查的核設施之一,且反應爐附近地區檢測到高濃度的放射性銫-137,因此被學者認為這與巴勒斯坦人口疾病增加、畸形率、不孕症及流產率升高等現象相關。例如雅塔(Yatta)地區人口僅約5萬,卻出現280例癌症病例。
聲明並寫道,根據當地數個村莊居民的目擊證詞,指出以色列在希伯倫(Hebron)南部山區、沙漠地區掩埋核廢料,在洞穴中埋藏桶狀物並用混凝土密封,且當地居民在同期間發生癌症增加的情形。然而以色列禁止巴勒斯坦環境偵查員、聯合國和國際專家進入疑似核廢料掩埋區進行調查,並禁止放射性檢測設備進口至當地進行輻射偵測。
從能源安全邁向能源韌性、打造再生能源區域合作
台灣多年來常見的能源安全論述,經常局限於天然氣安全存量是否充足、是否應繼續使用核電的議題,卻忽略傳統集中式能源系統面對戰爭、各種緊急事故的脆弱性,而較少從韌性的角度,討論如何提升能源系統在遭受衝擊時,可以快速靈活應變的能力。「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的口號,有時反而成為延遲能源轉型、繼續仰賴傳統集中式能源系統的託辭。
在前述提及的「東亞能源轉型:打造韌性與夥伴關係」國際論壇上,史丹利和平與安全中心(Stanley Center for Peace and Security)氣候變遷專案主任鄧瑞(Rei Tang)指出,目前的能源安全論述,經常與「反對汰除化石燃料」的主張相互扣連,意即以維護能源安全為由,主張需要具備充足的化石燃料開發產能或確保進口管道,卻導致碳排繼續增加。此外,他指出,化石燃料依賴一個全年持續運作的供應鏈,需要定期進口燃料,並通常來自遠距地區。這樣的系統容易受到全球價格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許多政治體制能利用化石燃料鞏固權力,導致複雜的政治經濟動態。
相較之下,再生能源系統的運作模式截然不同,雖然在必要的前期基礎設施上高度依賴關鍵礦物,但一旦建設完成後,發電過程並不仰賴燃料輸送,因此與化石燃料相比,便在貿易量和原料需求上出現顯著差異。鄧瑞表示「儘管與關鍵礦物相關的挑戰確實存在,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化石燃料與新能源的基本能源模式本質上是不同的。」
再生能源研究所(Renewable Energy Institute)執行長大林美香(Mika Ohbayashi)也在論壇上分享日本的能源政策的最新動態,她指出日本目前高度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卻由於近年日圓貶值、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導致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日本正加速推動風電和太陽能發展,來提升其能源韌性與自主性。
而日本也如同許多其他東亞國家,由於高度人口密集的特性,使得再生能源發展面對更多國土空間規劃上的挑戰。如何實踐空間/土地複合利用、促進與在地社區及生態的共榮等議題,就特別值得相互學習參照。各國之間也應思考如何強化政府和民間的交流、合作機制,譬如共享政策推動和倡議經驗、共同加速相關技術研發創新和商業化應用等。
其實東亞國家如台、日、韓等,都是能源進口依賴型經濟體,且是全世界最仰賴化石燃料的區域之一,如今面對相近的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安全問題,並同時身處越來越嚴峻的颱風、水患、高熱等極端氣候風險,許多經驗都可互相借鏡。
近年台灣的國防議題愈來愈受重視,然而若要提升國防實力,不該再將資源放在化石燃料以及傳統集中式能源建設;如何同時考量國家安全與社會整體的調適能力,發展出在地的氣候與能源韌性建構方法等,都是台灣在邁向能源轉型之路時,同時需要向內紮根、也向外連結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