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金害獎:企業的環境社會責任在哪裡?

透明足跡彙整2010年至今,所有環保署的違規裁罰紀錄,在這些紀錄裡面,有些企業是違規累犯,有些違規行為重大,除了要求政府加強管制之外,還能拿這些企業怎麼辦?

產業當龍頭,環境豬隊友

從去年開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整理造成空污、水污的年度十大企業名單,今年更依照違規嚴重性、產業代表性、裁罰金額與違規次數等原則,挑出六家污染企業,頒發「環境金害獎」。

令人驚訝的是,得獎名單幾乎都是產業界的龍頭企業,也就是最有條件跟資本做好環境管理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在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都把環境保護政策寫得很漂亮,但實際上卻有企業埋暗管偷排廢水,有的根本沒開污染防制設備,讓有毒氣體從窗戶直接逸散出去,不僅對周遭環境產生危害,也將員工暴露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中。

資訊公開是對話的基礎

過去由於缺乏足夠資訊知道哪些是環境表現糟糕的企業,也沒有足夠資訊瞭解企業是否確實進行改善,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書更成了妝點門面、「隱惡揚善」的工具,社會大眾自然無從監督。

為了讓社會大眾知道企業的環境表現,綠盟推動裁處及改善資料的揭露:一方面要求政府公開更多裁處紀錄的細節,確實揭露企業污染情形,以及後續查核改善的情況;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轉身面對社會,向社會交代污染原因及改善方法,接受社會檢驗,逐漸建立起民眾、政府、企業三方對話的機制。

品牌有供應鏈管理的責任

除了企業及集團母公司應該負起環境社會責任,品牌也必須負起供應鏈管理的責任,不僅要確保供應商的食品衛生安全、產品品質,更要監督供應商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的承諾,輔導供應商改善環境表現,甚至進行綠色採購,選擇合乎標準的供應商,促使供應商更有動力投入污染防治、綠能使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提昇品牌競爭力。

推動品牌社會責任是綠盟接下來重要的工作目標,環境金害獎中的碁富食品正好是麥當勞的最大肉品供應商,卻偷埋暗管排放廢水長達8年。我們要求作為全球速食業龍頭品牌的麥當勞,責無旁貸,應展現其品牌影響力,督促違規企業確實改善,並積極與社會溝通對話,率先推動供應鏈透明化及綠色供應鏈,讓表現好的企業被看見,讓供應鏈走向生態、永續、低碳的綠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