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 台灣供電正式回穩!

炎炎夏日到來,台灣現在的供電狀況如何呢?媒體前幾年時常報導夏季備轉容量過低。確實,過去兩年,因為台電規劃的新機組尚未上線,供電較為吃緊。但邁入2019年後,備轉容量率一直穩定維持6%以上,至今年6月17號,備轉容量率燈號已連續19天綠燈,供電正式回穩。台灣之所以可以在今年正式告別電力吃緊的原因何在呢?

表格說明:從台電備轉容量率可以很明顯看到,去年6月起以高於6%,且6%已是不少學者認定的安全範圍,今年5月底開始已經穩定高於10%。(資料來源:台電官網 近期備轉容量率)

一、新機組陸續上線

台電既定的電源開發計畫,過去兩年有一些新燃氣機組尚未上來,造成夏季用電相對吃緊。今年上線的新機組包括:大林新二號機、林口新三號機、通霄新CC二號機,明年到2025年將陸續淘汰運轉期滿的老舊核電機組、台中和興達燃煤機組等,讓污染量較低的新燃氣機組和再生能源上場,預計每年備用容量率將穩定維持15%以上。(資料來源:台電長期電源開發計畫)

二、 再生能源提前達標 太陽光電表現亮眼

2018年9月光電每日尖峰最大貢獻已接近140萬千瓦,已達三年前的5倍以上,在尖峰時間的貢獻量,已超過核二廠一個機組。今年再生能源在下午尖峰時間,最高占比達13%,由此可見,太陽光電在用電尖峰時刻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且能源局今年初更預估,屋頂型太陽光電將有望提前六年達標,未來太陽光電在下午尖峰時刻的重要性也將更顯著。(資料來源:工研院綠能所 懂能源網站)

三、 供電回穩是因為重啟核二?錯!

每一部發電機組皆有定期歲修、進行例行檢查的時間表,台電於今年四月將核二廠排入定期歲修。五月底完成歲修後,屬於正常台電機組歲修程序,並非因電力不夠才重啟。核一二三廠在2025年前如期除役後,屆時,新的燃氣機組與再生能源陸續上線,因此電力供應將維持穩定。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持續進行節能、提升能源效率,絕對是關鍵的行動,也是核心價值之一。但毋須在此時受錯誤資訊的恐嚇,台灣已不用因擔心缺電、限電此類假消息,限縮我們未來能源的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