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節能無力症候群嗎?快來綠盟能源民主工作坊!

你也有節能無力症候群嗎?

「我知道節能很重要,但是做起來好麻煩」、「節能好辛苦,想到北極熊就好有罪惡感!」想要節能,又不知從何做起;做了又無法持之以恆,你是否也有節能無力症候群?

任何節能宣導,都不能忽視了背後的主角:人。我們的用電行為都是對應到特定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如果節能行動影響了原先的生活需求,那麼當然是一件麻煩事;而同住一個屋簷下的人們,若沒有經過溝通討論、產生共識,那麼訂出來的節能守則當然也難以被大家遵守。

因此,綠盟在今年冬天設計了《能源民主工作坊》,帶領大家在過程中,直視節能的困境、突破無法持之以恆實踐節能的阻礙,並且以民主、公共的方式,一起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社群節能規約。希望能夠尋求更多有興趣親手做節能的空間與團隊一起合作,這些行動的推廣,需要您加入我們的定期定額捐款人,讓我們有更多資源打破節能行動的困難與阻礙,讓這樣紮實有意義的討論遍地開花!

快來診斷你是否也有節能無力症候群?

診斷開始!看看你有幾個勾勾?

你的診斷結果是什麼呢?

說到節能,你的腦中是否立刻出現這個畫面:「一張貼在布告欄的政府海報,上面畫了隻北極熊,提醒你要隨手關燈、冷氣要調27度…」

沒錯,說到節能,好像是談到某種高道德的標準,我們都知道節能的重要性,但是真的要節能時,卻又覺得怎麼這麼困難,只能在失敗之餘尋找藉口:「沒辦法,誰叫現代生活就是要用這麼多電呢,總不能叫我們回頭過原始人的生活吧。」

為什麼節能這麼困難?這是近年綠盟在推動節能行動時,常常捫心自問的一個問題,我們不追求道德式的個人譴責,也不認為一定得是節能高手才有資格談論能源議題。但是,我們也好奇,為什麼明明是十分重要的節能行動,在真正執行時,就變得如此無趣、沒有行動力?

這種「節能無力症候群」,來自於近年許多節能政令宣導僵硬的教條式口號,卻忽略了在用電行為背後,真實存在的「人」這個因素。


如何對症下藥?

相信很多人在接收到節能宣導時,大概連一度電如何計算、怎麼看家裡的電費單都沒概念:關掉待機電力可以省下多少電?可以省下多少錢?這些電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可以減少多少碳排量?

綜觀台灣這幾年重大的環境議題,不管是核災、核廢料、空污、風機設置,這些影響民眾生命安全、健康等重大的議題,都與能源息息相關,做為電力使用者,我們大概都曉得自己一天需要看多久電視、需要洗多久熱水澡,但卻不一定明白這過程中所要耗費的電力有多少。

如何對症下藥?綠盟想要找尋一種把能源知識還給大眾的方法,尋找一種貼近生活、以使用者為導向、直接面對節能困難之處的工作坊,我們更要藉此將能源的知識還給大眾,因為了解能源,就是掌握我們每日生產、消費的一大關鍵。

在這個工作坊,我們希望直視節能行為改變的困境何在,透過社群之間的公共對話、民主討論,產出一份大家不會力有未逮的節能守則。

對症下藥三步驟

工作坊有三步驟:首先鋪陳節能的重要性,喚起大家對能源轉型的重視;

第二步則是透過綠盟設計的節能情境教案,掌握能源的基本常識與概念;

第三步驟則是透過盤點自己居住或工作空間的用電,製作出相對應的能源圖表,清楚地瞭解空間的能源使用概況,並展開公共的能源民主討論,進一步產出合適的社群節能規約。

找出問題根源…

節能的公共討論要如何進行?如果節能只專注在用電量的多寡,或者直接要求用電行為的改變,那這注定會是一個失敗的宣導。

任何對於行為的討論,都必須回歸到生活需求的面向,例如:煮飯時電鍋的用電量,來自於吃飯的基本需求;但是晚上沒有關的待機電力,並不是來自於必要的用電行為,大多只是一般人不曉得待機電力有多少、也懶得關掉才造成的浪費。

在能源民主工作坊中,我們要先確認什麼樣的生活需求,進一步產生哪些用電行為,再回頭檢視,是否在生活需求也能被滿足的前提下,調整用電行為,並計算可減少的用電量。用這樣方式,來形成具有社群共識的節電守則

量身打造社群傑能生活規約!

能源民主工作坊還有一個重點,在於強調「節能是集體的行動」,節電不是一個人的事,因此,在討論過程中,必須在顧及所有人的需求和習慣下,盤點出:

★ 能源空間圖(能源使用的空間分布,哪些是公共空間、哪些是私人空間、哪個空間的用電量最多);

★ 能源時間軸(一個空間中,以一天或一年為單位,畫出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用電量變化);

★ 需求盤點表(每個人的生活需求,所對應到的用電行為,那些節電行為有可能會影響生活需求),並從這些圖表與資訊中,凝聚大家的共識、協商出可行的節能行動,創造同一個空間的使用者,都有意願及能力遵守的社群節能守則。

階段成果

做好事前盤點,節能創意無限

示意圖為這三次操作過程中,參與者製作的能源空間圖與能源時間軸,藉此資訊清楚列出家戶中的能源使用概況,並以此資訊為基礎資料,討論出適合的節能行動。

在這三次操作過程中,有一項極為關鍵的因素會影響工作坊順利與否,那就是參與者的事前準備是否足夠。

若參與者在理解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後,仔細盤點完空間內的用電、與盤點空間內所有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在第三步驟的能源民主討論,將會激盪出許多火花:能夠討論的素材會非常豐富,參與者可以十分細膩地盤點出不同的生活需求,並在不影響基本生活舒適度、以及特殊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制定適合且具創意的節能方案。

未來目標

生活節能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但也不可諱言有其侷限,因此,當大家開始仔細盤點生活中可行的節能方案時,會盤點出一些無法減少的用電量,例如有參與者提到,宿舍很多老舊、耗電的設備,應由宿舍管委會進行統一的汰換與裝設。

透過這些討論,參與者進一步找到切入制度的空間,藉此清楚地知道可以要求那些能源措施的改善,把資源投注在對的地方。因此,把將節能的公共討論進一步推進,找到一般社會大眾可以介入制度與政策的空間,即是我們這個工作坊下一步的目標。

讓能源民主工作坊遍地開花!

接下來能源民主工作坊會持續在大學校園以及各種不同空間中試驗,期盼參與者和綠盟能夠一起在當中掌握「節能之所以困難」的原因,作為生活中的實踐,進一步連結到制度的轉變,讓「節能守則」具有民主討論的空間,具有反映人們真實生活樣貌的能力。

綠盟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並積極推動人人皆可參與及討論能源使用的方式,規劃與推廣「能源民主工作坊」是我們近期的行動方案,希望能夠尋求更多有興趣親手做節能的空間與團隊一起合作,這些行動的推廣,需要您加入我們的定期定額捐款人,讓我們有更多資源打破節能行動的困難與阻礙,讓這樣紮實有意義的討論遍地開花!

★綠盟不收政府企業贊助,經費來自公民力量,捐款支持我們,維持獨立公正,持續推動議題研究、政策監督及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