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前線:韓國核電業的啟示

成為核電輸出大國的野心

自從1978年首座核電廠落成啟用以來,南韓在核電上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NA)的資料,南韓目前有23座運轉中的反應爐,在全亞洲排名第三(前兩名為日本和俄羅斯),提供國內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佔比為亞洲第一;2011年,南韓將國內核電發展的目標,訂在2030年將增加到40座反應爐,屆時提供國內59%的電力。此外,同一時間還要輸出80個核能機組,預計獲利高達三千億美元。
 
在核電發展史上,南韓一直是信心滿滿。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災發生,各國紛紛暫停核電計畫,但是南韓卻並未卻步,反而藉機向美國等核電廠賣家談判轉移技術,大舉發展核電,奠下日後成為核電輸出國的基礎。時過境遷,來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的悲劇,使世界各國陸續暫緩核電興建計畫,甚至積極研擬廢核時程。但即便面對這樣的趨勢,韓國輸出核電的各項投資計畫木已成舟,就算顯得左支右絀也得硬著頭皮繼續。
 
2009年,南韓拿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核電廠標案,將為該國興建四座核能機組,目前第一座已經開工。在南韓政府與媒體的聯手下,這項出口案被塑造成一則經濟奇蹟的神話,新聞版面也一面倒地歌功頌德。然而後來陸續有反核人士踢爆,四百億的數額是南韓政府自己膨風,與阿國的官方數字根本不吻合,逼迫南韓官方後來只好又把金額下修為兩百億。

事故、醜聞不斷

南韓得標國外電廠後,曾經有某台灣知名理工學者撰文指出「南韓都能輸出核電廠了,台灣呢?」文中對台灣的核工人才發展限制和科研環境抱以悲觀態度,認為台灣再不加把勁趕上,就會被晉身為核電技術輸出國的南韓遠遠拋在後面。然而,近期不斷爆發的核電廠事故和人為醜聞,讓韓國公眾對於國內核電業的信心一落千丈。 今年剛入冬的十一月初,南韓全羅南道的「靈光」(Yeonggwang)核能發電廠內的五號及六號機,被發現疑似使用「未經核准或檢驗」的零件,造成反應爐產生裂縫,被要求緊急關閉,這對於依賴核電供給能源需求甚深又適逢嚴冬的南韓而言,造成了缺電威脅。南韓的核能安全委員會(Nuclear Safety & Security Commision)為了擴張調查規模,特別成立調查小組深入23座核電廠。而國營的韓國電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KEPCO),其總裁與執行長金重謙(Kim Joong-kyum)為了替核電廠負面消息負責,已經向韓國經濟部請辭下台。 經過進一步調查發現,從2003年到2012年間,韓國核子反應爐所用的超過7000組零件,被證實其檢查報告多屬造假,雖然電力公司偽稱已經過國際認證單位UCI的認可。 對此,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出警告,認為南韓應該要改善核電監管與資訊公開,並且加強與核電設施所在社區的溝通工作,否則其核電發展將面臨公信危機。然而,在南韓政府身兼監管與產業促進者的雙重角色下(在台灣也是同樣情形),要建立權責分明的監督機制,仍然相當困難。

亞洲核電共同體的縮影:電廠老舊、人口稠密

不過近期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隱患藏在核電發展的整體脈絡中。日本朝日新聞旗下的周刊「AERA」今年十月份的專題報導中,以日本「零核電會」(註一)評估日本核電廠的三項標準,來檢視亞洲幾座重要的核電廠。這三項標準是:一、反應爐的壽命、機型和事故發生機率的關係;二、地層的穩定性對核電安全的影響;三、社會環境條件對於核安的影響。
 
報導指出,韓國核電廠最大的問題就是老舊,以及層出不窮的人禍。其中,位於釜山市的古里核電廠一號機,自1978年開始運轉,原本應該在2018年就要除役,但韓國政府決定延長十年使用期。今年二月,古里電廠發生全廠電力中斷事件,導致反應爐冷卻水系統失靈,但廠方在事故一個月後才上報主管單位,後續在核電廠內部也發生採購賄賂的不法情事。
 
八月古里電廠再啟,但九月又發生了廠內員工違法服用興奮劑而遭到逮捕;另外,被視為南韓新能源之光、啟用不到兩年的新古里電廠一號機,在十月初也因為機械故障而緊急停機。經統計,今年以來南韓已經發生七起核電廠故障停轉,這對於理應建立正面市場信譽的技術輸出國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日本媒體特別指出,韓國東南部的核電廠由於距離日本列島相當近,一旦有核電事故發生,放射性物質可能會隨著西風被吹送到日本列島。也因此,在相當靠近韓國的九州地區,民眾對於韓國核電廠狀況的關注,遠遠大於對日本本土核電廠的關注。
 
此外,雖然韓國的地震發生頻率相當低,但是境內還是發現活斷層「梁山斷層」,附近有蔚珍、古里、月城等三座核電廠,分別距離人口稠密處均僅有三十公里。
 
綜合來看,電廠老舊、地質脆弱、人口稠密,地理位置的接近,水文風向的相互影響,似乎是同處亞洲核電圈的我們,不得不共同面對的難題。

台灣的脫核機會與持續關注亞洲核電

相較於韓國,台灣的核一、二廠共四座反應爐,也名列亞洲最老的核反應爐,且位於極度稠密的人口居住區及地震帶上,一旦發生事故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台灣並沒有如韓國那樣依賴核電,只要執政者的政治意志能夠認真思考廢核民意,脫離核電威脅的機會指日可待。 不過從福島核災禍及全球的情況,我們必須體認到,關注單一國境內的核電業往往只能解決當下的問題,跨越國界給予聲援和打破資訊壟斷,是建立反核連帶的第一步。

註一:零核電會(原発ゼロの会)是由日本參、眾兩院七黨派共九名議員,在2012年三月組成的廢核立法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