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到來,台灣又進入尖峰用電量大增的時節。經過五月的限電事件,讓許多人對今夏的供電穩定打上問號。但要確保供電無虞,難道真的只能多蓋電廠嗎?台灣電力系統的問題,真的出在電發不夠嗎?其實台灣在一年當中,只有大約2%的時間處在用電較吃緊的狀態,因此真正符合效益又能滿足供電穩定的作法,並非一昧蓋電廠造成投資浪費與環境破壞,而是透過可行的商業機制,讓部分的尖峰用電需求轉移到離峰時段。
要達到這種「削峰填谷」的效果,靠的就是「需量反應」這種在全球都愈來愈受重視的電力管理措施。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需量反應在台灣發展的現況與前景,綠盟邀請目前任職台灣電力交易市場準合格排程商-安瑟樂威(Ancillary Power)執行長的鄭智文先生,介紹相關的措施機制與發展。
在人類所使用的能資源當中,電力的特點之一在於無法大量儲存。不像水資源,可以儲存在水庫、湖泊、埤塘、攔河堰、水塔等水利設施中,等待有需要時,再從這些儲水設施中提取。因此鄭智文首先談到,全球目前面臨的都是電網平衡的問題,因為發電端一旦產生電(發電),就必須在用電端(負載)使用掉,所以發電量必須隨時跟著負載(用電量)調整。
而負載是隨時變化的,以下方的「每日用電曲線圖」為例,可以清楚得知,一天當中的最大用電量是在下午一、二點左右,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因為冷氣空調這時候火力全開,所以用電達到高峰,稱之為用電尖峰,而此時的負載量,即稱為「尖峰負載」。
而我們電力系統中由眾多發電廠組成的供電方,就必須時時刻刻跟著這條負載曲線調整供電的能力,使發電量能跟上負載。
鄭智文強調,這樣的電力系統主要的問題,在於為了應付尖峰負載,電力系統必須準備額外的電廠,只為了應付每天下午那一兩個小時,其餘時間這些電廠則只是待機閒置,非常不符合成本效益。
更重要的是,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報告,如果全球要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77%的電力必須來自再生能源。而再生能源的特性,以光電與風電為例,其發電量會隨著太陽與風量的大小而變化,我們可以預測其風電量,但是不能掌控,所以電力系統中的發電量也會是變動的,此時,發電端與用電端都是不斷變動的,前述的「調整發電端以跟上負載」的這種傳統電力調度,就顯得不合時宜,更不敷使用。
因此,鄭智文分析,台灣需要一個更有「韌性」的電網,以滿足未來的電力系統,而「需量反應」就是讓電網更有「韌性」的方法之一。過往,電網調度都是「調整發電端以跟上負載」。現在,全球電力系統的潮流已經改變,透過「需量反應」,可以調度更多電力資源,包括過往造成負載上升的用電方,如今也成為可供調度的資源。
例如,在負載上升時,不是只能「膝反應」式去啟動更多電廠或吵著說要蓋新電廠,而是透過電價設計或提供誘因等,引導用戶改變用電行為,配合降低用電量,讓整體電網的尖峰負載也跟著下降,讓電力系統順利渡過尖峰供電時段。
對於電力公司,透過此種方式降低尖峰負載用電量,可以減少為了尖峰而存在的昂貴尖載電廠;對於用電戶,則透過在尖峰時主動降低用電量,以換取台電的各種價格優惠。用戶這種行為並非提供發電,而是透過減少用電(提供負瓦特),等於是為電力系統打造了許多座「虛擬電廠」。
用戶實際上有多種方式可以做到這點:在尖峰時段減少用電。例如,工廠可以將不重要的產線挪到非尖峰時段運作;商辦大樓可以採用夜間製冰(冷)的空調系統;接上充電樁的電動車可以避免在尖峰時段充電,甚至反向釋放電力到電力系統變成供電方,這些都可以達到下圖「削峰填谷」的效果。
這種調度方式,並非花大錢蓋數座一年之中只需要啟動幾小時的電廠,但是又能達到相同的功能,宛如擁有好幾座虛擬電廠,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跳出來幫助電力系統,使之穩定供電。
這種雙贏的「需量反應」電力調度方式,才是現在國際電力系統管理的趨勢。
正是上述的種種好處,讓「需量反應」成為「韌性」電力系統的新武器,進而讓電力系統除了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等角色之外,多出了「電力輔助業」這個新球員,他們藉由各種方式,輔助電力系統更穩定、更有韌性,也讓「需量反應」隨著電網的不同要求,發展出不同的樣態。鄭智文介紹到台灣目前最主要的需量反應機制-需量競價,依據目的的不同,可分成三種類型:
- 經濟型:
前面提到,尖峰負載時使用的發電機組成本較高,所以電力公司會以各種誘因,例如時間電價,提高尖峰時段的電價以反應成本,藉此吸引用電戶減少尖峰時間用電,或調整用電時間,將尖峰用電移轉至離峰使用。
這種「需量反應」的類型,對於電力公司而言可以減少發電成本,對於用電戶則可以減少電費。即使不這麼做,電力供給依然充足、電網依舊穩定,所以兩方都是純粹從「經濟」的角度來從事此行為。
- 可靠型:
此類的「需量反應」,則是為了在電網供需緊澀時保障電網的可靠性,穩定電網的供需均衡。例如電力公司會在事先與用電大戶約定,在電力供需緊澀時,減少一定的用電量,讓電網穩定運作,此時電力公司會付給用電大戶額外的費用,「買下」這些用電量,讓電網上的其他用戶使用。
跟前面的「經濟型」相同的是,電力公司與用電戶都可以得到好處,電力公司可以穩定電網,用電戶則得回饋,也是雙贏的局面,只是此時的首要考量是電網的「穩定」。
- 緊急可靠型(輔助服務):
當電網供需更為緊澀時,或是發生緊急事故,導致備轉容量低於3%,就需要電力輔助業者來協助電網的穩定。尤其是未來再生能源佔比超過30%以上,再生能源的間歇性與變動性的特色,就更需要這種輔助服務能在短時間提供支援,例如支援電網等級的大型儲能系統。
雖然需量反應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然而目前多數工業用電大戶的參與並不積極,根據台電在2019年進行的調查,高壓用戶中僅有42%聽過需量反應,而且只有24%表示有進一步了解方案內容,12%的用戶表示有意願參與,鄭智文分析原因指出,台灣過去五十年,整體經濟發展和就業需求均高度仰賴製造業,低電價是輔助製造業取得國際競爭力的方法之一,但也因為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成功,讓低電價的狀況難以改變,鄭智文進一步指出,這使得用電效率的提升顯得無感,和跟推廣節能的困難類似,在這樣的結構性問題之下,無論是政府、台電或者用電戶本身,多數人都沒有足夠誘因來推動或參與需量反應。
鄭智文並表示,過去台電推動需量反應的主要目的,並非為了電力系統的穩定,而是減少尖載機組的運轉時間來降低發電成本,因此設計的方案是以經濟型為主,沒有強迫性、無罰則,而是希望用戶盡量減少用電,有調度才給錢,因此在推行方案時也相對不會那麼積極。然而近兩年,台灣面臨類似國外的狀況,可靠型、輔助服務型的需量反應機制愈來愈重要,現在不做,以後就會面臨能源轉型上的困境,因此推動方向有很大的轉變,增加了更多讓用戶參與的誘因。
針對近日台電公司提出即時電價方案的研擬,鄭智文認為值得肯定,他分析指出,即時電價才能凸顯出真正供電成本以避免補貼,並在有獨立、公平、公開、跨目前政府組織框架的管理下,才能誘發健康的供需電力市場機制。成熟的電力交易市場,可以透過雙邊合約保障用電量大的製造業,而對於積極改變用電習性的使用者來說,也能夠取得更低或不一定比現在貴的電費,更有甚者是在電力市場成為產銷者獲取額外收益,帶來多贏的局面。
許多聽眾也提出疑問,由於現行的住商型時間電價對多數一般家戶而言並不划算,究竟需量反應要如何讓一般人也有誘因可以參與?鄭智文認為,在小用戶的參與機制發展上,的確未來一兩年內還無法很快的普及。依照國際的經驗,除了進一步推動電價的差異化設計外,由於一般家戶用電量小,參與需量反應就需要透過聚合商,並需要更換電表、增設網路等才能回傳數據,未來若仍讓這樣的轉換成本降低,就如同大家攜碼轉換電信公司般容易,才能讓市場機制變得更可行。
除了提供誘因外,鄭智文也認為,台電一定要盡快揭露正確、以小時和非備轉容量率的備轉容量資訊,讓全民都能夠預期未來的供電狀況,及早應對,降低參與需量反應的難度和風險。
臺灣正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隨著再生能源佔比的提昇,也必須強化電網的韌性。所幸,國外發展再生能源的先進國,已經證明運用「需量反應」等手段,即使具備間歇性與變動性的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成為高佔比,仍然能使電網保持穩定。鄭智文指出,台電調度處在2020下半年,首開辦以需量反應為主的「輔助服務暫行交易平台」,民間企業可以扮演「用戶群代表」,集結住宅、商家、小型工廠等用戶,投入推廣和招募輔助服務型需量反應,目前運行一年下來累積約有87MW申請量,年底預計超過100MW。
今年7月1日,電力交易平台正式掛牌,也代表提供電力輔助業者發揮的舞台已經搭建好,提供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儲能業者、以及能夠進行需量反應的用電戶等三種對象參與。接下來,隨著電力系統中,下一世代的各項軟硬體逐步佈建,例如智慧電錶、智慧電網,通往一個非核、減煤、低碳的理想電力系統的路徑,就也越清晰可見。
(本文為7/21不蓋電廠也能挺過用電尖峰?! 「需量反應」全球潮流講座活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