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發電:荷蘭小城裡的能量

前言

「永續」成當務之急,與之息息相關的能源議題也越發顯化。便利的現代生活中,民眾習慣享有充足、穩定的供電,卻往往對產出如此成果的前端過程缺乏瞭解而無感。

接觸「公民電廠」一詞前,筆者也不曾主動思考「台電負責電力供給」以外的模式,也會覺得「能源轉型」對無相關背景的民眾,彷彿是遙不可及的討論。而「公民電廠」,意味著公民為自身涉及的環境、能源出一份力,自發規劃經營,集結周圍一同思考,實踐「人與人、人與非人」之間共生共榮之可能。

筆者在荷蘭奈美亨求學期間,走訪了當地的兩個公民電廠,紀錄其故事。期待這些實際案例,為台灣也帶來一些想像、參照的空間,盼有助於一起摸索出適合台灣的途徑,開展更永續健康的未來。

遊客中心入口小招牌與風車

Energiecoöperatie WPN:衝突中不放棄對話的碩果

荷蘭東部,緊鄰德國的一座古老小城 Nijmegen,曾在2018年獲選為歐盟綠色首都 (European Green Capital)。城的最北,接近Elst交界,可見四支風車聳立。那是2016年啟用的風電廠Windpark Nijmegen-Betuwe,由公民組成的能源合作社Energiecoöperatie WPN,共1,013位成員一起集資、規劃、擁有。

四支風力發電機,取自Windpark Nijmegen-Betuwe官網

發起人之一Alex,從事環境倡議工作已十餘年。他說,荷蘭約在25年前,興起第一波能源合作社浪潮,當時以大型風電機為主要方向;他當時也嘗試要做,可惜最終因群體意見兜不攏而告吹。不過當時建立起的人際網絡,奠定今日Energiecoöperatie WPN之根基,只憑既存的在地組織網路、發電子郵件便已招募到約200人加入。

然而風電廠成案之路並沒這麼簡單。最初的計畫,是在工業區設立9支風電機,橫跨Nijmegen和Elst,涉及兩個地方政府。住附近的反對民眾選擇打官司,法院否決了這個9支風車的計畫。原案敗訴後,幾個Nijmegen居民仍希望能在Nijmegen內設置5支風車,所需經費約一千萬歐元。經過商討,Nijmegen市政廳表示支持;但因為建設規模不小,市政廳也要求計畫成員須在籌備期間證明其組織能力、公民參與程度、群眾募款等。

Alex說,根據各方經驗,資金最好的組成,是八成向銀行借貸,將來以發電的收益還款,另外兩成則來自民眾。不過在風電廠確定能建之前,只能先搜集簽名同意,無法要求民眾付款,所以有一定的風險。他們和地方新創的小規模完全綠能能源公司達成協議,此公司也參與溝通行銷,一起辦大大小小的社區活動、互相認識,招募參與者。此外,設立風電廠不只最後產能收益回饋到居民身上,他們也選擇Nijmegen當地工廠負責組裝搭建風車,加強鞏固地方經濟。Alex慶幸地表示,願意出資的簽署者比預期多,就算有些人最後改變主意,計畫理當還能進行,發起者的壓力也因此稍微減輕。

以做這四支風車的當地人的姓名,設了一個地名紀念,掛在訪客中心門口左上方

Windpark Nijmegen-Betuwe的成功,鼓舞Energiecoöperatie WPN進行第二個計畫:光電廠Zonnepark de Grift。此光電廠有11336片太陽能板,現已接近完工,尚未正式啟用。夏季日照時間長,光電產量高;冬天則輪到風車運轉。風電機和光電板共用電網形成一種互補,充分利用,也免去一筆昂貴的饋線成本。使用中的風車和太陽能板,都會有App能查看現況。Alex也不斷強調,合作社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團聚,以及讓大家看見自己參與的成果,所以一定會辦啟用典禮,邀請居民同樂,共享成就感與滿足。

從Zonnepark de Grift能看到Windpark Nijmegen-Betuwe的風車
法律規定光電廠要設鐵絲網;WPN在鐵絲網周邊種荷蘭原生植物,綠化景觀
Windpark Nijmegen-Betuwe啟用活動的風力發電公民辯論,被現場插畫家捕捉下來
共同擁有這支風車的合作社成員的名字,都被寫在風機機身上

Energiecoöperatie WPN 另外提供一部份的綠能獲利給附近社區申請,回饋風車鄰近地區,不限合作社成員。有興趣的社區,可繳交請款計畫,給合作社委員會審核。Alex特別開心地提及其中一個成功申請款項、拿來做社區名稱立牌的案例小故事:這個四十戶的小社區,剛開始很反對風電廠,並因為這樣的共同反抗而凝聚向心力;但經反覆溝通了解後,逐漸與合作社建立起良好的友誼,最後立場轉變,且在自己社區也建了一個小的公民光電廠,共用Energiecoöperatie WPN的電力運輸饋線。

用合作社贊助款項造的社區名稱立牌

Noviostroom:想做自己真正看得見的事

來到小城中部,近Nijmegen市中心與大學,同為能源合作社的Noviostroom,規模相對小很多。他們的第一座光電廠,孵化於Paul和其他兩位鄰居友人的日常閒聊。

Paul本身具能源科技背景,也關心永續。身為一個荷蘭人,想做點什麼「關於永續的事」,選項其實不少,例如選購綠電、綠色投資等;但Paul 說,他不想只收到一張寫著數字的紙,他希望做一些「自己真正看得見的」。

Paul說,他們所在的社區很小,想做的永續計畫重點在於「鄰居一起」,所以其實並不排除別的可能,例如永續飲食相關活動。不過因太陽光電入門容易,且可申請政府獎勵補助金,在能源開銷昂貴的荷蘭,會是個不錯的誘因,所以就決定試著成立能源合作社。三位發起人透過設置網站、自製小傳單放在附近的商店、口耳相傳,來招募社區裡的參與者,第一個光電廠計畫集結了13位成員,本就多少互相認識。

Noviostroom和大型能源公司Greenchoice簽約,Greenchoice會買下合作社光電板所產能源。搭配合作社成立時的荷蘭政府補助政策,成員有兩個選項:1. 把能源合約轉到Greenchoice,由Greenchoice管理綠電,省電費和能源稅(合作社成員不一定直接使用自己光電板的產電,而是電會進入輸送網,再等量換算供給使用);或2. 跟同意退能源稅的其他能源公司簽約,另外領取合作社所分下來的產能收益。由13位成員共同擁有的150片太陽能板,設在運動中心的屋頂,於2019年啟用;太陽能板的發電情形,同樣能隨時用手機App查看。

這次的案子成功之後,又吸引了約30位民眾透過網站登記,有意願者擴大至原本的小社區以外,包括他們不認識的人,但目前尚找不到下一個合適的設置處。

運動中心屋頂上的150片光電板,取自Noviostroom 官網

能源合作社的多重意義

成功的能源合作社案例,背後意涵不僅是針對環境永續。繼續把疆域縮小地觀看,能夠發現層次:從維護或增強地域性人類社群,群體內人際情誼的流動,到參與完成一件事的自身成就感。這些近距離、直接的、感受性的結果,或許反而才是它的深刻之處。能源合作社所需的大量、多層面,甚至反覆之討論過程,得串連個體的感知與行動,搭起鄰近地域中人與人的關聯,回接人類群體與更廣泛的環境。

在孤獨、意義短缺的現代危機之中,能源合作社可以是一種,將「建立良好連結」實現的方式。打造更健康永續的環境同時,身處其中的人們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