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域公共討論引導員培力-工作坊紀實

九月中旬,綠盟參與了由工研院舉辦的「能源領域公共討論引導員培力工作坊」,參與者中,九成是大學生及研究生,研究員書淮與大家分享兩天工作坊的所看所學,讓未來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

這次工作坊不只是和工研院的講師學習,也透過與青年在能源政策方面交換想法,反思綠盟未來倡議方向,學習與優化未來與大眾進行溝通的技能。

公民參與為何重要?

工作坊第一天上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李翰林理事以「切蛋糕」為例,讓學員思考政策應該納入哪些利害關係人、何謂公平分配及如何統合不同觀點等議題,後續以池上光電開發案例,延伸介紹環社檢核等減少能源政策衝突的機制設計。綠盟向來重視政策各階段的公民參與,如近期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縣市氣候能源評比,最重要的指標即為「民間參與機制」,強調政策擬定應捲動更多利害關係人參與,如同翰林理事所說,這是「先慢後快」的過程,事前進行充足知情溝通,深入了解當地民眾的需求與困擾,弭平知識落差,建立信賴關係,在政策正式上路時,運行上才能較為順暢。

公民參與有哪些模式?

下午由工研院羅凱凌研究員介紹公民參與的五種模式:開放空間(open space)、世界咖啡館(world cafe)、願景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審議式民調(deliberative polling),可以依據參與人數廣度及議題深度進行調整。凱凌研究員以「台灣未來海洋能發展」為題,請小組選擇合適的公民參與模式,討論會議目的和預計參與對象。綠盟研究員與三位大學生組員,選擇以開放空間或世界咖啡館模式,從生態及社會影響評估、能源技術盤查到利害關係人協商,政策討論需納入當地民眾、專家學者、民意代表、能源業者、海洋主管機關等,先開放性蒐集意見,透過不同參與者多元意見交流,凝聚共識並影響未來政策擬定方向。

邁向2050淨零的能源發展與挑戰

工作坊第二天上午由工研院王穎達研究員進行能源技術介紹,分析各項能源的優勢與挑戰。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20年發佈的潔淨能源指引,2050年如果要達到淨零排放,將近50%的減碳貢獻將來自於創新能源技術。

 

  • 風電光電:台灣目前相較成熟的光電及風電,由於地狹人稠等地理限制,需要依賴新應用形態的落實,例如參考新加坡將玻璃帷幕改裝成太陽能板、美國裝設太陽能屋瓦等。
  • 地熱:台灣地熱潛力多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或環境敏感區,從探勘、鑽井到啟用的公民參與及溝通,尚待建立更明確機制。
  • 海洋能:台灣東部由於黑潮的先天優勢,具有海洋能的發展潛力,但海洋能也同樣會遇到離岸風電對於環境衝擊的問題,這也是新能源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綠盟持續關注的部份。
  • 生質能:國際上生質能技術發展成熟,但台灣國內料源分散、運送成本較高,需確保穩定的進口料源,同時料源的異味等問題會產生鄰避效應,這也是未來選址時社會溝通需注意的環節。
  • 氫能:氫氣燃燒後僅會產生水,對環境友善,同時具有應用範圍廣的特色,例如儲存再生能源餘電、與天然氣鍋爐混燒、家用瓦斯管線可混氫等,是許多人引頸期盼的新能源技術。台灣未來可參考學習日本邁向氫能社會,完善相關法規,以利後續氫能發展。

「能源公共討論引導員」跑關實作

在了解公民參與模式及能源技術相關知識後,下午進入審議民主實作環節,練習公共討論引導員的操作形式。學員以跑關方式,藉由漲電價、台灣未來能源藍圖想像等各種議題,認識四種帶領公民討論的方法──ORID法、KJ法、矩陣法及光譜法。綠盟長期投入社會教育,期望未來善用本次工作坊學習的四種方法,讓我們舉辦審議民主活動時,降低參與者加入討論的門檻,並促進組內意見交流。

認識綠盟倡議潛在新夥伴!

綠盟研究員在兩天工作坊的過程中,跟許多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學員進行交流,這些為了認識能源議題並願意投入議題倡議,而從全台各地遠道而來的大學生,將會是綠盟校園氣候及能源行動的潛在夥伴,希望未來可以保持聯繫,擴大社會教育的規模與影響力。另外,綠盟近期正在針對氣候變遷「社區為本調適」進行研究,工作坊當天認識一位對社區大學調適相當有經驗的學員,未來也預計進一步合作與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