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編譯
編按:
儘管IAEA已經發布有關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報告,表示排放計畫符合國際標準,但仍有許多國際組織及科學界表示擔憂及反對。
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Henry Puna發表聲明表示:太平洋島國論壇始終嚴重關注核污染對「藍色太平洋」地區的健康和安全,以及人民和前景所帶來的重大威脅。
太平洋島國論壇科學委員會專家之一,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Arjun Makhijani,也發表聲明,反對日本以稀釋排放核廢水的作法,呼籲應立即停止。另一位太平洋島國論壇科學委員會專家,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的海洋生物學者Robert Richmond批評日本排放核廢水入海。
我們從該論壇科學委員會的共同意見,理解學界就核廢水入海之事的諸多疑慮。
太平洋島國為核武試爆受害者
臺灣民眾通常較為熟悉中國、日本、南韓觀點,卻不知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之所以強烈反對福島核廢水入海,原因在於自二戰結束後,太平洋島國地區的人民和環境一直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強權核武試爆計畫的受害者。
太平洋島國論壇是由澳洲、紐西蘭、斐濟、吐瓦魯、巴布亞新幾內亞、吉里巴斯等18個太平洋島國所組成的跨政府組織。由於會員國與海洋生態休戚與共,論壇遂委請核工、高能物理、海洋化學、生物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學等學者組成科學委員會,評估排放福島廢水之事。(以下簡稱科委會)
該論壇的秘書長Henry Puna直陳,論壇自成立以來,就一再呼籲日本和其他核電國家,停止在太平洋傾倒核廢料。日相中曾根康弘曾於1985 年承諾,日本會正視該論壇的要求,不會在太平洋傾倒放射性廢棄物。現今種種跡象顯示,日方無意遵守承諾。
日本排放的核廢水中,氚的濃度一直是爭議焦點。氚是氫的同位素,含氚的水與普通的水化學特徵幾乎相同,所以無法經由日方所說的「多核種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ALPS)」除法。 日方堅稱,使用海水稀釋核廢水,使氚的含量降低到管制標準的1/40,此時核污水中所含氚的濃度,對環境和人體就不會構成危害。
然而,論壇科委會指出,氚只是福島核廢水的其中一種核種,至今仍未有獨立專家,就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所有儲水槽的輻射污染物進行全面評估和檢驗。
負責數據分析的科學顧問Dalnoki-Veress直陳,與東電交手的經驗,使人覺得,該公司毫不在乎科學證據。對於科委會要求東電提出現場1000個儲水槽的核種數據時,該公司一再推託。兩個月後,終於寄來凌亂的表格。Dalnoki-Veress形容:「這就像一個學生毫不費力地交出了一份寫得不好的作業」,並表示「這太令人不安了」。
核種濃度恆定為錯誤假設
科委會實際走訪福島第一核電廠後指出,日方所提數據的充分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均大有疑義。日方迄今只測量核廢水中7到10項核種,這包括氚。官方認定,所有儲水槽的不同核種濃度為恆定水準,只要量測其中少數核種,就能評估風險。
科委會嚴正駁斥這種說法,因為數據顯示,不同儲水槽的污染物濃度差異頗大。例如,部分儲槽的氚含量較低,但鍶90含量反而很高,反之亦然。
官方無法正確估算稀釋率
由於「核種濃度恆定」 的假設,大謬不然,既未全面評估所有核種,就無法評估風險因素。講白了就是,官方並不清楚氚的最終稀釋率。
在現場1000多個儲槽中,官方僅僅分析其中的1/4。當官方核種及其濃度數據殘缺不全,此時日方究竟要如何評估廢水入海所需要的海水量?而廢水入海期程會取決於稀釋係數,此時又要如何評估廢水入海的期程?更遑論評估核廢水入海的影響?
無法評估替代方案
此外,由於日方不知儲槽內核種及其濃度,在此情況下,核廢水入海的計畫根本無法與其他可能方案,包括蒸汽釋放、強化的氚去除技術、地質掩埋等等方案相互比較。
東京電力於其放射性影響評估報告表示,稀釋率會是100倍。科委會所估算的稀釋率平均為250倍,有些儲槽的稀釋率則高達1000倍。
科委會認為,福島核電廠災難並非史上首次核災,自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福島當前情勢,卻賦予日本一改前非的機會。由於氚的半衰期為12.3年,核廢水如果能置放於儲水槽內40年至60年,場中超過90%的氚將會消失,如此一來風險會明顯降低。
未評估氚的無機與有機形式
科委會直言,氚可以無機形式存在,或以有機分子的形式存在,氚與有機物質的結合程度更高。有機氚化物可以在海洋沉積物中或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因此,評估氚之於海洋的影響時,必須包括氚的無機形式與有機形式。東京電力迄今並未採取這項作法。
無法估算非氚核種的劑量係數
此外,當官方大談氚的稀釋時,卻忽略非氚放射性核種的劑量係數。劑量係數是劑量的衡量標準,或放射性水平的指標。這些放射性污染物進入海中,會累積於海底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對局部積累具有更高的親和力。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自由漂浮的微生物,會吸附、積累水中的核種,包括氚和碳14。由於浮游植物為海洋食物網的基礎,當海洋生物以浮游植物為食,污染物並不會因此分解,而是在生物體的細胞中,在各類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體內積累。海洋沉積物猶如核種的儲槽,並為底棲生物提供傳播輻射污染的途徑。
而核廢水中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碳14的半衰期超過5,700年。一旦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包括釋放能量相對較低的輻射物質(β粒子),會增加人體罹癌的風險,並造成細胞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科委會認為,核廢水入海的期程不只30年。如果加入在此期間,繼續累積的核污水,影響所及不僅是整個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和國家,更會跨國界和跨世代。我們所呼吸的氧氣,約莫有一半為海洋所提供。此外,海洋提供食物、就業、能源、航運、文化交流、自然景觀,乃至於生物多樣性。海洋儲存地球近1/3的二氧化碳。因此,任何蓄意釋放有害物質的計畫都必須考量海洋之於地球生態的價值。由於海洋為全球共有,日方在未能提出可昭公信的數據,供各國檢驗前,根本不應強行排放核污水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