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本文為講座側記,講座主題為「從《海島核事》對照俄烏戰爭後的歐洲能源政策何去何從」,本講座由左轉有書舉辦,是「一本書看世界談書會」的系列講座之一,邀來《歐洲的心臟》作者林育立與大家分享俄烏戰爭後的歐洲能源政策之未來走向。
能源是外交政策很重要的一環,且更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討論能源其實是探討地緣政治。此講座以德國為重心,分三大主題:
一、德俄能源合作的背景
歐洲寒冷氣候很需要暖氣,而暖氣需要天然氣。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前,整個歐盟對俄羅斯依賴超過四成,德國則高達五成五。此高度依賴需回溯至冷戰時期,蘇聯生產大量原油,建友誼輸油管道,接到其勢力範圍內的東德及東歐國家,此關係網絡從1960年代持續至俄烏戰爭才逐漸改變,而輸油管線至今仍存。
1970年代,西德出現第一位左派總理Willy Brandt,上任後推動「東方政策」,想跨越美蘇對立、促成東西歐和解。他首件造成轟動之舉,是去華沙猶太抗暴紀念碑,下跪悼念,代表德國人向猶太人慚悔——此事違背當時的多數西德民意,群情激憤。而後,西德與波蘭簽約,承認戰後割讓給波蘭的土地邊界,並開始跟其他蘇聯勢力範圍之國家來往。Willy Brandt為始的西德外交宗旨為「用貿易促進改變」(Wandel durch Handel)延續至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後,時任德國總理的施若德,積極和普丁來往、建立私交,且卸任總理後即接任俄國國營天然氣公司主席,推動北溪一號天然氣管,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直接通往德國。施若德與俄國關係後來遭到批評反省,《莫斯科的連結》一書視此為外交挫敗,認為普丁當時刻意接近、利用施若德的心理弱點與反美態度,建立德對俄能源依賴。
俄國價格低廉的天然氣,管線直輸、供應穩定,五十年來沒斷過。天然氣因其碳排放量較低、運用靈活而後受歡迎,搭配能源轉型尤佳。然而當初中東歐國家與美國反對北溪一號,出於擔心歐洲過度依賴俄國、失去對俄談判籌碼與過路費收入,以及過去被德俄佔領壓迫的創傷記憶等因素。
二、俄烏戰爭引爆能源危機
俄烏戰爭打破二戰後建立的世界秩序。開戰後,歐洲各國觀望一陣子發現烏克蘭第一時間擋下俄國攻擊,才開始提供軍援與實施制裁,並正視天然氣供應狀況。當時作爲許多大型製造業上游並入股北溪一號的巴斯夫化工集團(BASF)重言警告社會不可馬上中斷對俄天然氣依賴,否則德國經濟會被摧毀,且脫離依賴最快要四至五年。
事實上,俄國在進攻烏克蘭前已降低德國天然氣供應。戰爭爆發後德國馬上全力另尋能源解方,例如經濟暨能源部長哈貝克訪問卡達,國會也旋即通過緊急法案,將俄羅斯公司的天然氣儲槽歸交由國家管理。以往原料來自俄羅斯的Schwedt煉油廠也很快被收歸——哈貝克為此去訪,保證原油將從其他國家進口,不會影響到員工與工廠。能源危機爆發至今,德國仍每日公告國內天然氣儲槽與再生能源的供給量。
身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製造核能的國家,德國於福島核災後仍決定放棄整個產業。德國自1970年後持續尋覓核廢最終處置場,未曾找到解方,原計2022年底關閉所有核電廠,然而,最後幾處核電廠因俄烏戰爭而延役四個多月,待機以備不時之需。德國也提高火力發電作為緊急應變,雖增加碳排,但普遍獲社會支持。
三、德國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關於減碳,巴斯夫早已設立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於2021年投資當時據稱全世界最大的北海離岸風場,戰爭後又投資另一個風電場。歐盟執委會2023年提出「北海作為世界最綠的發電廠」,因周遭國家不只在此發電,甚至欲建造島嶼以串聯成超大型風場,供電給全歐洲。
戰爭爆發後,德國再生能源比例增加,依舊以2045碳中和為主目標。政府於內修法鼓勵太陽能板裝設,同時中國太陽能板生產過剩,價位低、安裝使用方便,得以而順利推廣實施;推出九歐元全國公共交通月票(Deutshlandticket)也大為風行——能順利度過能源危機,除了有賴上述措施、民眾自主節能,也幸運碰上暖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也大力發展氫能,理想狀況是生產綠氫(Green hydrogen), 意指氫的整個生產過程(電解水、儲存氫氣等)皆使用再生能源。德國提出全國氫氣網路規劃(H2-Netz 2050),可沿用原本的天然氣接收站或管線等基礎建設。對外,哈貝克積極與他國建立能源合作,例如納米比亞的太陽能和加拿大綠氫,並向挪威、卡達、阿爾及利亞、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
最後,歐洲因為中俄(習近平和普丁)的關係愈趨密切而對中國(習近平)更反感。國際能源政治有待持續關心、觀察,包括是否建造中俄西伯利亞力量二號輸氣管,以及中國和印度是否將取代歐洲,成為俄羅斯能源的最大買主、供養俄羅斯繼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