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紀錄片之於真實的意義,在於透過各種觀點的交織去呈現尚未被看見、尚未被認識的現實維度,並對現象與事件做出詮釋與提問,那麼由知名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製作、傑夫・吉布斯(Jeff Gibbs)執導的最新紀錄片《人類的星球》(Planet of the Humans),恐怕並未能體現這些價值,而毋寧悖離了能源科技與制度發展的現況,以過時將近十年的錯誤資訊扭曲地詮釋了當今的氣候環境運動主張。
如果有人想用最短的時間一次了解各種對再生能源的誤解與迷思,並掌握化石燃料、核能集團、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們對於再生能源口徑一致的攻擊,這部淪為與核煤集團既得利益者口徑一致的附和之作《人類的星球》,就無疑是最佳負面教材。
作為享譽國際影視界、左派運動圈,以揭露與探討社會與政治、經濟議題時事而著名的影像工作者,麥可・摩爾的作品自然受到眾人高度期待與關注,然而《人類的星球》卻在上線提供免費觀看後短短幾天內,引發了各國環境與影像工作者的嚴厲批評。氣候運動組織350.org創辦人比爾・麥克基本(Bill McKibben)就撰文表示這部片是「氣候運動中的一顆炸彈,破壞了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曾擔任加拿大綠黨黨魁的環境運動者伊麗莎白・梅伊(Elizabeth May)也撰文指出該片「充滿錯誤資訊、駭人且毫無助益」。
其他批評者,還包括長年報導撰寫氣候議題的作家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氣候智庫「生態平等(EcoEquity)創辦人湯姆・阿那斯(Tom Athanasiou)。
尤有甚者,美國導演兼環保運動者喬許・福克斯(Josh Fox)聯名了氣候科學家邁克爾・曼恩(Michael Mann),寫信給建立了社會議題線上影像資料庫的美國公益組織「電影行動」(Films for Action),表示「這部荒謬地誤導人」的作品應該從這個以揭露真相、鼓勵社會行動為宗旨的資料庫被撤下,該組織收到信件後隨即將此片移除,後來又將所有對批判此片的相關影評文章連結,連同影片本身重新放回網站,並發布聲明表示,他們其實在尚未看過這部片時就將其放上資料庫,原因是出於對麥可・摩爾作品的信任,而之所以重新將此片放回網站,是因為他們認為,透過公開辯論、批判與媒體識讀能力的建立,才是對錯誤資訊最有效的反擊與應對方式。
《人類的星球》以風力、太陽能、生質能與電動車等為主題,批評這些綠能科技「充滿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大力抨擊350.org、山巒協會(Sierra Club)等環保組織與國際知名環境運動者,並主張再生能源的發展根本只是為了讓資本家得利,而非解決氣候危機的真正解方。
鏡頭捕捉了加州一座人煙罕至的小鎮,畫面中大片荒漠土地上出現幾片破碎損壞的太陽能板,旁白隨即如同宣布審判般下了這樣的結論:太陽能板沒有效率、容易損壞、只有短短幾年的壽命,光電產業前景岌岌可危。拍攝團隊在全美國僅拜訪了一座建於80年代、正在進行部份更新整建的老舊光電案場,只訪問了一位居民,便得出此結論,卻忽略了只要上網一查就能得知的現況:目前在光電業界的商業規模已突破24%的轉換效率、使用壽命長達20至30年,且美國去年的太陽光發電量佔總體新增發電量高達四成,發展大幅成長。
《人類的星球》開始製作拍攝的時間是2012年,而再生能源科技近幾年的進步可說是日新月異,或許正因為如此,此片才會不斷出現彷彿來自上個世紀的老調重彈。
另一個充滿戲劇張力的畫面,則把矛頭指向風力,聚焦於砍樹、破壞土地等等令人怵目驚心的場景,作為風力「其實一點都不環保」的論據。
首先,陸域風機由於風速要求、成本考量與環境衝擊等選址條件,多數會優先設立於大片開放的平原土地或者近海靠岸處;再來,這樣的指控精確示範了再生能源開發出現爭議時,媒體輿論中最常見的盲點與謬誤,也就是以單一個案的失當規劃與選址問題,滑坡放大為再生能源普遍本質性的缺陷,進而塑造出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兩個蘋果一樣爛」的假象。
環境運動者在推動再生能源時最清楚不過的現實是,任何能源開發都牽涉人為建設,無論目的再怎麼「綠」,都可能因為選址失當、缺乏完善的區位考量,反而危害了環境,然而這並不如燃煤電廠空汙或核廢料輻射危害那般難以在現今的科學技術下得到解決,而只要在前端的規劃階段有完整、周詳的評估,選址時納入生態、地方產業等多面向的考量,就能大幅減少相關衝擊和風險。
片中「太陽能跟燃煤一樣需要採礦作為原料,所以它們其實根本沒什麼不同」的說法,幾乎是本片「兩個爛蘋果」論述被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例證。
試想:若有人表示製造腳踏車跟製造燃油汽車都需要採礦,所以騎腳踏車根本沒比開車環保,這樣的主張該叫人作何反應?不爭的事實是:太陽能板被製造出來後,並不會如傳統能源所使用的燃料般被一次性的燃燒、產生汙染,相反地,隨著技術的提升,製造光電板與電池所需要的礦物原料量不斷下降,製程產生的副產品也能被提煉加工為其他產業製程可使用的材料;廢棄回收的光電板則可以被拆解、分離,高達95%以上可被重複循環利用,回收再造新的光電板或作為其他資源。
相較之下,傳統燃料無法被循環回收再利用,即使是所謂的「核燃料再處理技術」,也已被證實效果不彰、風險極高且過於昂貴,因此近年已逐漸被各國放棄採用。
這種說法的來源更是格外地荒謬,它甚至是訪問自《人類的星球》這部片的製作人奧茲・澤納(Ozzie Zehner)口中,這突顯了該片製作手法最為人詬病之處,即其受訪來源的貧乏和偏頗。這部長達100分鐘以全球氣候危機為議題的紀錄片,竟然完全沒有訪問引述任何氣候科學與能源領域相關的學者意見。當製作團隊發現自己無法從能源科學家口中得出「製造太陽能板會消耗更多化石燃料,那還不如乾脆燒煤就好了」這種引人發笑的結論時,他們怎麼辦?
他們所選擇的作法竟是:互相訪問,讓電影團隊成員自己來說出這句話!
該片還有其他與當前能源發展現實脫節之處,例如它提出了「電動車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因此並不環保」的簡化論調,但根據聯合國國際資源專家小組(IRP)2017年針對產品生命週期進行整體碳排評估的報告《Green Technology Choices》,僅有在中國、印度與部分中東國家等燃煤占比高達七成以上的國家推行電動車,才無助於溫室氣體減量。
今年3月由劍橋大學、埃克塞特大學與荷蘭奈梅亨大學等校學者針對電動車生命週期淨碳排放所提出的最新研究報告則指出,全球59個區域中有53個區域的電動車與熱泵的排碳量低於燃油車與傳統鍋爐,少數例外則包括波蘭等大量使用燃煤的國家。而實際上「電動車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的說法本身也並不正確,美國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已在過去十年間以翻倍的成長幅度來到17%,燃煤發電量則降到新低,今年甚至創下連續40天被再生能源發電量超越的紀錄,4月份降到僅剩15.3%。
回顧麥可・摩爾一貫的左派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人類的星球》原先的企圖可能是反思綠色資本主義、批判其企業漂綠、擁抱科技樂觀主義與開發主義,卻不反思無止盡的消費成長,這事實上也是環境運動者自身時常警惕反思的觀點,娜歐蜜・克萊恩在《天翻地覆》(This Changes Everything)中就指出,僅仰賴新興科技發展無法翻轉氣候危機,世界需要的是整個社經體制的改革。
然而可惜的是,這部片並未對此做出任何深度梳理,僅將批判視野限縮在技術層次,並偏頗地少數個案,狹隘地誤解了整體能源轉型與氣候運動的發展,卻對於危害環境正義的禍首輕輕放過,讓傳統化石燃料集團在一旁隔岸觀火。
在擔憂再生能源是否會成為另一個資本霸權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了能源轉型並非僅僅是不同能源科技之間的轉換,更涉及了整個電力系統在設計、管理調度上的架構翻轉,政府、產業與民間部門的能源治理策略系統性改變,乃至整體社會資源的重分配,以及產業型態的轉變、社區與「能源公民」力量的推進等等。能源轉型意味著從過去根植於大型、集中與壟斷的發展模式與邏輯,轉換往更強調分散、在地、透明與共享的方向,此一過程所體現的不只是能源的轉型,更是社會的轉型。
假如說社會在面對轉型時的常見心態,一種是「因為新的替代方案根本不完美,那麼就讓我們繼續走回老路」,另一種是「因為新的替代方案還有許多問題,那麼就讓我們趁機加以改進,讓新方案愈來愈接近理想」,《人類的星球》映照出的則無疑為前者。
此片同時也讓我們聽見許多拒絕轉型的聲音,包括為開發派利益喉舌的智庫Resource Works研究員-瑪格瑞特・多芙格爾(Margareta Dovgal)對該片的評論:「這部片帶給許多加拿大人的訊息就是,我們需要所有不同型態的能源,即使再生能源很重要,但我們仍然不能放棄化石燃料。」反對再生能源的核能支持者麥可・謝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也見獵心喜地在推特上發文歌頌此片,並滑坡地下了「為什麼再生能源其實比化石燃料更糟糕?」的小標。
《人類的星球》即使受到全球許多環境運動者的批判甚至抵制,卻已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累積高達800萬次的網路點閱量,這無疑提醒了我們,在翻轉氣候危機所需要的全面性能源轉型道路上,總少不了各種迷思與誤導四處流竄,麥可・摩爾的製作團隊難道不見川普至今仍否認地球暖化是真實的威脅,以及他長期以來大力批判的小布希政府背後所代表的跨國軍工、能源利益集團,才是使氣候戰役升溫的禍首?這時候轉頭與他們沆瀣一氣,實在令過去的支持者失望。
現實是,無論氣候危機再怎麼急迫、能源科技發展再怎麼快速,整個社會在建立「另一種世界的想像」上卻是曠日廢時,社會共識的打造與草根能量的培力,將是轉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儘管氣候與能源議題本身充滿科學專業性,在政策推動上卻終將回到社會制度、文化與生活的場域,因此更亟需不同社群、不同領域包括勞工、農業、教育、性別等團體之間的相互對話、理解與結盟,才能讓實現環境與社會整體正義的轉型,能夠真正發生。
(本文刊登於2020年05月22日 關鍵評論網之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