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縣市政府能源政策評比結果大公開!

2015年各國陸續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後,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就更聚焦在地方政府與城市的規劃與表現,可見各縣市未來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當我們回頭檢視台灣,每個縣市政府也不斷誇口自己對於綠能與節能推動的重視,但實際政策推動真是如此嗎?

由全台各地十多個關心能源改革的民間團體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自去年九月發布「2017-2018年縣市政府能源政策評比」起跑,經過數個月的各縣市逐一訪談、搜集政策資料、評比會議後,綜合考量質化與量化表現後,聯盟成員終於完成縣市政府能源政策的評比排名,希望透過評比促使各地縣市政府正向競爭,推出更理想的綠能與節能政策,更進一步打開的台灣能源轉型之路。


能源政策縣市總排名

這次的評比排名中,可以觀察到幾個現象,首先,直轄市六都因為資源與公務體制較完整,所以平均排名都在前段班,但其中屏東縣因為農廢能源化與長久推動太陽光電的基礎,勇奪第二名;而雲林縣也因為再生能源的多元發展與佈局得到第六名,嘉義市也因為高度整合節能與綠能的「千屋計劃」與能源管理機制規劃,拿到第七名與最佳進步獎。

六都方面,新北市因為明確的專責與協調整合單位,以及清楚的策略藍圖與相對細膩的綠能節能計劃規劃,拿到本次評比的第一名。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辦公室蔡卉荀主任表示,位於南部的臺南市與高雄市在再生能源推動方面已有較為領先的規劃與執行,包括相關的規範擬定,節能也有一些諸如屋頂節能降溫的新嘗試,拿到不錯的成績。

桃園市由於提高了綠能專案辦公室的層級,讓專責單位更有能量解決不少具體的問題,節能方面的推動層級目前雖然不夠高,但也累積出不少新的務實嘗試,與削峰填谷的需量計劃,不僅擠進A級行列,也與嘉義市並列為本屆最佳進步獎。台北市資源豐富,相關計劃也不少,但較可惜缺了上位整合的策略規劃與資源分配邏輯,相對影響治理成效,居六都第五。

台中市在綠能與節能工作上,較侷限於單一局處轄下的業務推動,較少跨局處的資源統合,在相關計劃的規劃與嘗試上,相較其他六都城市是較為制式的,以致落居六都末段。


六都/非六都排名

在本次評比的十九個縣市中,由於作為直轄市的六都,轄內人口與產業規模較大,所獲中央發放之能源政策資源與經費也相較於其他縣市多,相較之下,人口與產業規模與中央經費較小的非六都,儘管在資源不及六都的情況下,也有不少縣市表現傑出。


☆最佳進步獎:桃園市、嘉義市

相較於2015年的評比,有兩個縣市在排名上明顯進步,從政策規劃上可看出對能源轉型之企圖心,故頒發最佳進步獎:
 
☆ 桃園市
在2015年評比名列六都倒數第一名、全台排名第九名的桃園市,在此次整體的能源治理表現進步很多,由B組進步至A組,並由全台第九名升至第四名,在六都表現中屬前段班。桃園市將綠能辦公室拉高到市府層級是相當重要的嘗試,尤其是對於解決具體問題所做的規劃與機制設計,諸如市府來統一規劃承租埤塘土地,進而避免過度投機的炒作等嘗試。皆可看出市府的用心。
 
☆ 嘉義市
嘉義市由2015年排名在D組進步為B組,且升至全台非六都第三名,實為顯著的進步。雖然嘉義市規模小、資源與其他縣市相比並不多,但是在政策規劃上,將節能、綠能、儲能綜整在一起,讓各項資源發揮最大效用,且欲達成的能源目標也與在地住宅型態與能源特性相符,看得出此政策具有完整主軸與核心價值。用「千屋計畫」做為推動住宅能源自給率提高、發展綠能的主要施政項目,可從中看得出地方特色與推動在地能源自主、綠能發電和能源轉型的願景和企圖心。


給予地方和中央的政策規劃建議

除了公佈評比成績外,我們也給予地方政府的操作性建議,諸如儘速成立專責單位與納入民間社會力的平台,提高整合與上位規劃能力,讓官方與民間共同商擬以整個城市為尺度的城市能源轉型計劃,含括上位推動的階段性策略、目標、範疇、做法、民間資源與創新可能性,並訂定出清楚的願景指標。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該要有常態性的預算編列,也才能讓相關主責放心的規劃中長的目標與工作計劃。在綠能方面,應該要設計更多協助市民參與的機制,讓城市生活與空間容納更多再生能源,節能方面,應逐步建立更具體的能源效率管制工具,結合數據資料應用,才能讓城市步入智慧節能管理的階段,而不只是停留在宣導。 

而中央政府更應提供常態的資源與必要輔導,並給予地方合適的能源治理權限與責任,讓地方有能力進行長期而穩健的規劃與執行,並逐年累積成果與專業。中央提供的補助資源應該要更符合地方的需求,並讓統籌規劃節能、綠能與減碳的補助方案,讓地方政府主責單位可以更因地制宜的訂定適合自己的做法,發揮地方能源轉型的綜效。


★ 聯盟成員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臺北、花東辦公室)、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媽媽監督核電聯盟、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鄉土關懷小組、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總會、台中分會)、翻轉嘉義工作隊、台南市社區大學、台南新芽協會、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宜蘭月見學習農園、環境保護聯盟屏東分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氣變小組


☆參考資料

2017-2018縣市能源政策評比摘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