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前線:當能源需求變成災難

「沒有核四,台灣會缺電!」「非核家園,電價將大漲五成」、「缺乏穩定供電,經濟成長無以為繼」,上述均為身處核電複合體中的經濟部、台電或是御用學者們,面對全民對於核安的疑慮時,時常拋出的言語。試圖羅織出核電之必須。

然而就如同國際知名永續發展學者Johan Rockstrom於《瀕臨破產的自然》(Bankrupting Nature)一書中,指出核電充其量只是能源政策的一個選擇,而非命定的必備條件。諸多國際知名的研究報告,亦佐證此看法。如國際綠色和平、歐洲再生能源協會、全球風能理事會所委託多個學研單位所提出的「能源革命」(Energy Revolution)的研究報告中,既指出若能使能源效率在2050年時,提昇至2007年的3.7倍,並大舉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則可在2050年時,淘汰全球核電廠的運轉,且可使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2%,滿足抑制增溫攝氏兩度以下的需求。甚至全球電力供應總成本,可比一切照常(Business as Usual)的狀況下,減少2兆7千億美金。

此外,位於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IIASA) 邀集3百名能源領域學者,於2012年完成的全球能源評估報告(Global Energy Assessment)中,亦指出若全球鑒於核安的疑慮,不再新增核電機組,於2050年至2060年之間達到全球淘汰核電的情境下,亦可藉由能源效率提升以及擴大應用再生能源,達到充分滿足窮人能源基本需求、降低能源使用過程中的空氣污染物以及健康衝擊、增加國際的能源安全、降低對氣候變遷的衝擊等四項永續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標。

打開能源需求預測的黑箱

從前述兩項重要研究既知,要使能源結構可以兼顧低碳社會以及非核家園兩項目標,關鍵其實在於能源需求量的多寡。然而在過往台灣的能源政策論辯中,未來的能源以及電力需求的多寡,是無法被討論的。以電力需求為例,過往均是仰賴台電運用其所建立的回歸算式,依據經建部門設定的工業發展方向,推估出電力需求量後,能源與環境部門既得照單全收,處理著為填補此電力需求缺口所需新增的電廠建設。而公民團體只能在電廠建設的環評過程中,質疑著這些電力需求,是否是種捏造,或是這些電力需求,是否象徵了我們想望的發展方向。

但經過近年來的倡議,這個能源與電力需求的決策黑箱,有了點鬆動的可能。去年10月通過「能源發展綱領」中,賦予了相關主管機關針對未來能源供給量,提出分期總量管理的權責。而為履行此權責,能源局於2月底至3月初將針對從目前到2030年時的能源需求量的預估,舉辦「能源開發政策總體需求面推估」分區座談會,採納各方意見。雖此類座談會形式,毫無行政效力,但畢竟是首次向大眾說明能源需求的未來成長趨勢,仍是值得關注。

只是程序上的開放,並不等同於規劃邏輯上,可跳脫各項羈絆。綜觀其提出的未來能源需求量的推估,則可見到其具有以下三大問題:無能兼顧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的目標、欠缺政策工具的規劃、無法引領經濟體轉型。

無能兼顧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的目標

根據能源局委託工研院的分析結果顯示,在若不積極採取節能政策下,電力需求量每年將增加2.87%,使得2020年時的總電力需求量將較2010年增加43%,而2030年時的總電力需求更將增加至76%。而若積極導入節能措施,則可使其增幅分別削減至30%以及52%,顯見節能措施之成效,也顯見其必須。

只是進一步分析,若未來發展是延續著節能措施的引入,其也意味著未來在20年間台灣需要蓋6座的核四廠,或者三座的台中燃煤火力發電廠才能滿足此需求。更意味著未來全民將不僅無法遠離核電風險,更將承受遽升的空氣污染健康風險,以及減碳壓力。

且若和國際上已宣示要邁入非核家園以及低碳社會的國家相較,如德國提出2020年的電力需求,要比2010年減少7%,瑞士則是要抑制電力需求於2020年,不得比2010年增加5%以上,且2020年後要維持零成長。此外,被視為能源轉型模範之一的丹麥,最廣為人知的是其提出2050年時再生能源佔比達百分之百的進步承諾,但其能提出此承諾的關鍵要素,乃是其亦同時設定了2020年時的能源消費量要較2010年削減7.6%的節能目標。

因此若欲縮短台灣與前述邁向永續能源轉型途徑的國家之間的差距,使未來的能源以及電力消費量能進一步抑制,則需積極面對政策工具的欠缺以及產業結構的轉型兩嚴肅問題。

欠缺積極政策工具,台灣深陷褐色經濟

在節能方面的政策工具的規劃,在工業方面,僅只有「能源密集產業能源效率與指標規定」,針對水泥製造業、造紙業、鋼鐵業及石化業等耗能產業,研析各產業未來生產每單位產品時的能源耗用量上限。但未來台灣工業用電上的成長驅力,乃是電子業。且依據調查,目前台灣電子業的平均能源效率較國內既有最佳可行技術差了20%以上,因此理應將其列為施行強制性的能源效率標準的優先標的。

再者,目前的分析上均未考慮移除化石燃料補貼、工業電價合理化以及能源稅等關鍵政策工具,因此顯未能發揮台灣的真正節能潛力。依據國際能源總署之調查,2011年時台灣化石燃料補貼高達480億台幣,相當於GDP的0.3%。而國際能源總署的研究,若能移除化石燃料補貼,則可使削減能源消費量達到13%以上。

而在產業轉型方面,目前的能源需求量預測所立基的假設,乃是台灣未來20年間的GDP年成長率可達到3.65%。而在產業結構上,雖然服務業占比將於2030年時增加至72.2%,而石化、水泥、造紙等產業,其發展上限均將受到抑制,不再擴張,顯示其的確將產業轉型納入考量。只是另一方面,鋼鐵業的年產量仍將在2025年時較今日增加21%,電子業的產值更需大舉增加至現有的2.4倍。也因此衍生了龐大的能源與電力的需求。但以代工型態為主的電子業是否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選擇?而當工業局提出此發展構想時,是否有以中科四期開發案為借鏡,考量到電子業用地、用水等資源限制?

這些均令人起疑的前提,卻是成了台灣未來能源以及電力需求的關鍵,進而間接決定了台灣社會是否仍將深陷核安危機,仍需承擔龐大的健康風險,是否仍將依循褐色經濟的老路,以環境品質為代價,流血輸出。

向未來前進

過往能源上癮,致使台灣今日承擔了極高的環境外部成本,亦衍生了社會不正義。面對今日的困局,我們需要根本性的轉型,而非填補式的修正。而今日核電種種爭議,驗證知名永續經濟學家舒馬赫在40年前的提醒:「無論贏得多大程度的繁榮,大量累積無人知道如何使之安全處理的劇毒物質,都是不正當的,幹這種事是對生活本身犯罪,它比人犯過的任何罪行都要嚴重得不知多少。以為文明在這樣的一種罪行基礎上得以維持下去的思想是道德、精神和思想意識的畸形產物。它意味著處理人類的經濟事務,卻根本不把人當一回事。」

所以請各位3月9日,一起參與廢核大遊行,重新思考核電,重新思考台灣的能源需求,重新思考台灣的發展路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