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不當干預環評 非核減煤無需犧牲藻礁

10月8日下午,針對「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境差異影響分析案」所舉行的環評大會,在多位學界委員退席抗議以及官方委員無視環團迴避申請、強力護航的情況下通過開發案,恐怕將對需花上7600年才得以生成至此規模的大潭藻礁與周邊生態造成威脅。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認為,中油與行政院無視各界對此案的批評與藻礁破壞的疑慮,強行推動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甚至導致史上首次大量民間環評委員因不願背書而拒絕出席,讓本該標榜專業審查的環評制度一再遭受破壞。


不該讓能源轉型政策背黑鍋

針對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選址,並非沒有別的選項,民間與學界早已提出包含台北港、林口港或浮式站體在內的替代方案,許多學者也認為替代方案在技術上可行,甚至替代方案對能源安全更加穩定。然中油與行政院卻不肯納入考量,甚至刻意排除,浪費了許多評估與公眾討論時間,明明還有機會亡羊補牢,如今卻再以「時間來不及」為由動員環評委員強過環評,導致觀塘三接案從原本專案小組的「退回事業主管機關」結論,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在短時間強硬通過環評,碾碎了所有理性討論議題的可能。

我們認為:這種作法完全違背環評精神,中油與行政院刻意扼殺體制內的理性對話空間,導致許多環委拒絕出席,並且讓2025非核減煤、能源轉型政策背上黑鍋。


非核減煤不需要犧牲藻礁

我們必須提出警告,官方強力介入、干預環評大會的結果,以及賴內閣在深澳與觀塘等議題上的蠻幹,不僅犧牲了寶貴的大潭藻礁,同時也將連帶犧牲2025非核減煤、能源轉型政策的社會支持。

對於行政團隊的深澳與藻礁「條件說」或「交換說」,我們認為這不是必然非得如此。我們要再次強調,藻礁生態、北部空品(深澳停建)、中南部減煤、非核政策,這些當然是可以多贏兼顧的,不用擇一犧牲與對立,關鍵鑰匙就是避開生態影響與衝擊的第三接收站替選方案。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譴責政院以政治黑手操弄環評,並強調深澳燃煤電廠應立即宣布停止興建,非核減煤不需要犧牲藻礁,雖然過去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更好的替選方案是存在的,現在還是來得及亡羊補牢。環保團體會持續要求政府與中油,應該要以環境與生態作為最優先考量,不要像如過去限縮選項,在天然氣北部接收站的選擇上,找一個最能兼顧多贏的方案,非核減煤無需犧牲藻礁生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