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檢討核災區食品管制:回歸政策討論 拒絕政治惡鬥~「日本輻射與風險訪調計畫」行前說明記者會

2016/12~17赴日進行「日本輻射與風險訪調計畫」行前說明記者會

~目前的核災區食品開放問題,在尚未釐清爭議、完整風險評估並取得社會信任之下,政府不應草率開放。~

以民間社會觀點理解災區實況

福島核災發生已歷時5年,但至今狀況還未完全獲得控制,不論是除污土壤的存放或是電廠的污染水排放都讓外界深感不安,即使安倍政府一味粉飾太平,這都讓日本向來引以為傲的技術與環境,在國際間遭到嚴重打擊,災區居民不但要面對輻射威脅,還要面對在地產業崩盤的危機,如何從傷害中恢復以及保護自己土地與家人的健康,是極為艱巨與漫長的災後工作。

一旦發生疑似遭到輻射影響的污染事件,即便是在日本本國,農漁業的生產者以嚴格的檢測來宣示安全,要恢復市場的信賴都並非易事,如今產品要輸出到國外,更是演變成引發輻射疑慮的國際爭議事件,綠盟曾與日本市民團體組成的「2015防災世界會議日本CSO網絡」合作,協助《福島十大教訓》報告中文版在台發行,此報告翻譯成9種語言在全球推行,是由在地居民觀點出發,彙整福島核災的教訓,報告當中針對福島的農漁產品提出「為確保食安與守護農林漁業,市民參與的檢側、偵測以及資訊公開至為重要」,這也是我們這次決定赴日進行「日本輻射與風險訪調計畫」的目的:希望提出有別於官方觀點,以雙方民間社會的觀點,了解災區食品的現況與風險管制,聚焦於當地社區與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作為未來台灣管制輻射食品的參考。

全盤檢討政府管制策略

即使政府這次食品輸入政策是開放四縣市,而非福島縣,我們這次訪調也仍希望從災區的核心,福島縣非核災撤離區的土地與農作物污染現況來調查,了解當地的居民與團體是如何自主監測與保護食安,讓台灣社會可以了解災區實情,同時也訪問這次原本擬開放的周邊四縣茨城、櫪木、千葉、群馬的民間組織,如櫪木縣那須高原的放射能市民計測所「那須希望之寨」、千葉縣柏市的『安全、安心的柏產柏消』圓桌会議,了解當地的汙染狀況與食品風險把關,也會在東京拜訪通路與消費者團體、市民科学研究室、《福島十大教訓》編輯撰寫委員會等探討日本的食品污染對策。

台灣過去以福島縣及鄰近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千葉縣共五縣區域管制作為輻射食品管制方向,當然有需要檢討之處,但如今若要改成高風險管制,必須要有較為複雜的管制策略,政府準備好了嗎?五縣市之外的食品雖無管制輸入,但也仍存有輻射高風險的品項,如何證明高風險因子已不存在而能取消輻射檢測報告?福島周邊四縣雖然並非核災撤離區,但不代表沒有輻射高風險的品項,要如何界定與檢測?更嚴格考驗政府的檢測能力與設備。我們希望趁此全盤檢討政府管制的資源與策略,釐清區域管制的必要性,以及高風險管制要如何落實加強?而非貿然開放區域,輻射食品把關不是口號,也不該淪於政黨惡鬥,必須讓公民參與並商討政策內容的訂定,做到檢測資訊公開、源頭管理以及參考日本民間自主檢測資訊,方能真正保護人民的食品安全。

反核食公投需要資訊公開與公共討論

針對國民黨郝龍斌副主席發起反核災地區食品開放的公投,作為社運組織,我們當然支持更多擴大民主參與的方式來介入這個政策的訂定,而公投當然是其中之一種重要的方式。但我們也想要進一步提醒,當前公投法的公共辯論機制從過去開始一直有不少批評,公投需要的資訊揭露與公共討論的機制向來是最弱的一環,所以常常變成只是形成簡單的立場表達或對決,對於帶動社會公共思辨的功能不彰。因此,我們也期望現在公投的發動,應該要多儘量加入公共政策的對話機制,讓此議題的公共討論可以再向前走。

上週有許多民間團體與政治代表,參與了行政院食安辦舉辦公聽會前的預備會議,這次會議現場在民間第三方主持人的主持下,花了很多時間確認接下來公聽會大家可以接受的題目,以及各自對於新政府當前推出開放做法的疑慮和爭議點,近似於聽證會規格的準備過程。我們最初抱持著觀察與嘗試的心態參與,經過一整天的討論下來,雖然還不確定這樣的討論對於政策的制定扮演什麼功能,但我們可以肯定在當天的過程中,確實促成了更多不同立場與想法的互相理解,是可以作為進一步公共討論的基礎,因此,我們認為這跟之前三天十場公聽會的經驗相當不同,確實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嘗試」。我們接下來會一邊參與這個公聽會機制的政策討論,也會強力的監督這個機制真的能夠扮演介入政策決定的功能。

公聽會與聽證會從來就不應該是跑程序,而是讓資訊可以多方並陳,讓反對方有機會「把話講清楚」,讓施政方可以真正聆聽民意並改變政策的民主程序,我們在此建議公投的發動者跟參與者能夠運用這個機制跟平台,提出對於新政府做法的疑慮和批評,以及對於未來災區食品管制的政策內涵,讓新政府的政策接受最嚴格的檢驗。

回歸政策討論而非政治惡鬥

公投的直接民主概念其實是現有代議政治的補充機制,是在面對與解決代議民主的系統性缺陷。國民黨的提案連署之所以能夠引發社會關注,除了因為有主流政黨的資源在支持外,恐怕也代表社會對於民進黨政府上台後,許多政策倚仗著行政與立法權在手,強硬拍板與執行的印象感到不安。因此,公投提案的提出,雖然是出自國民黨的發動,但這也是對民進黨獨大的行政與立法權也是一種警示。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要嚴肅的警告民進黨,必須正視社會這樣的情緒和感受。

我們呼籲民進黨政府應該要好好的去理解整個社會對於開放政策的不安與焦慮,而不是簡單地用不理性的恐懼去否定大眾的認知,因為有很多的不信任與擔憂,其實是來自政府與社會機制對於應對這個風險議題的缺乏與陌生,如果民進黨新政府對此社會不安僅是粗暴的排除或否定,必然會遭受更大的社會反撲。

相關資料

「福島十大教訓」報告全球開放下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日本輻射與風險訪調計畫」

6天訪日四縣市13人 囊括NGO、學者、生產者,這次「日本輻射與風險訪調計畫」將在日本停留6天,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各派3人前往,透過日本在地的環境組織「福島地球市民發傳所」居中協助聯繫,安排拜訪東京、福島、埼玉、櫪木四縣市的學者、生產者、消費者、環保團體、自主檢測組織等13組個人及團體,蒐集第一手的資料,以補充在台灣即便透過網路亦不容易取得的資訊與意見,更深入地了解問題核心,從環境、生產者與消費者三面向整理出日本對於風險的認知與判斷,以及與風險共處的因應之道。

拜訪單位:ふくしま地球市民発伝所、福島大學石井秀樹特任准教授、ふくしま土壌クラブ代表、福島有機農業ネットワーク前代表、3a!郡山、いわき放射能市民測定室 たらちね、放射能市民計測所「那須希望の砦」、生活クラブ生協、通販生活(カタログハウス)、『安全・安心の柏産柏消』円卓会議、筑波大學教授、NPO法人市民科学研究室代表理事、福島ブックレット委員会構成団体グリーンピース・ジャパン

【全面檢討風險管理機制 食安不該淪於政黨惡鬥 公民團體赴日訪調行前記者會聯合新聞稿】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發言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