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跟我們握手,說要在聖地挖(鈾)礦。
《圖騰與礦石》
他們施壓,不斷不斷施壓,但我們從未同意。
破壞聖地、挖走聖石是會出事的,但採礦公司從不聽我們原住民的話。
他們繼續挖礦,將聖石出口到海外,送去別處,摧毀岩石。災難就是這樣發生的。
那個地方(福島)就是那樣中毒的。就是那樣。我們聽到那故事時內心很難受。
在紀錄片《圖騰與礦石─澳洲核爆故事》中,澳洲米爾拉族原住民伊旺馬庫魯拉面對鏡頭,語氣平順,娓娓道出從父親那代起所遭受的「輻射種族歧視」。她皺著眉頭,說著,說著,有時短暫停頓;說到福島核災時,停頓很久,眼皮垂了下來。
廣島原爆、福島核災,是發生在日本的悲劇。對澳洲的原住民呢?白人在他們的家園開採鈾礦、做核試爆,還想放核廢料!他們身體被爆,他們流離失所,還惦記著遠方的災民,也擔心挖出來的鈾礦會被拿去做核武。
幾位原住民的證言,都和伊旺馬庫魯拉一樣,語言質樸,直指核心。
這部幾乎沒有旁白的紀錄片,搭配歷史資料,採用大量特寫鏡頭的訪談,包括來自澳洲或日本的被曝者、反核者、醫師、學者、作家和藝術家等,他們在述說時,情感都很節制。導演以這樣平緩的風格,呈現出核輻射對人類身體和自然環境的傷害,不只在那一瞬間,更在往後漫長的歲月裡。
此外,在這部沒有高潮起伏的影片中,我們還會看到一幅幅原爆手繪圖,以及來自澳洲藝術家的創作。難以言說的時候,就讓藝術開口吧!
這一年來,全球處於核戰的高度威脅中,在福島核災12週年前夕,以及核二廠二號機即將退役時,我們一起來思考核武和核電的整個產業鏈。
誠摯推薦《圖騰與礦石》給大家。
延伸閱讀:《為馬紹爾喝采:在後核武、後殖民世界取回掌控權的島國》 / Holly M. Barker著,賴彥穎譯 / 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