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2050淨零論壇(一):淨零轉型迎來關鍵八年,台灣如何與國際接軌?

2022年3月30日,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擬定台灣達到淨零碳排的重大戰略,並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執行相關計畫。報告中,選定五大項目:運輸、建築、工業、電力以及「負碳技術」,分列減碳目標,牽涉之廣將會全方位地、把每個人捲入台灣未來30年的轉型工程。

2023年422地球日前夕,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作為長期關心並參與臺灣氣候與能源議題的環境組織,盤點台灣過去一年來在氣候政策與立法上的進展,國發會推出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12項關鍵戰略》、《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入法,氣候預算從一年25億增加到1000億,台灣淨零能否與國際接軌?因此,第二年共同籌辦「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論壇—TeamTaiwan怎麼走?」。

論壇邀請國發會龔明鑫主委開場致詞,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主題報告:「淨零轉型的關鍵八年-加嚴目標、社會共行」,與談人為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分三個單元:「碳費500夠不夠?」、「綠能爭議解不解?」、「工業減碳做不做?」皆邀請引言人以簡報方式報告,再邀請政府、產業、學界代表擔任與談人回應,共同開啟淨零路徑的公民社會對話。

論壇中針對國發會計畫政策不足之處,台灣淨零整體政策的方向與進程,提出更積極具體的建議,以四篇系列文章,完整呈現當日論壇重點,邀請大家一起學習,成為台灣邁向淨零的重要推手。

台灣淨零目標應加嚴、加速討論,真正與國際接軌

台灣歷經將近二十年漫長的淨零修法,在2022年終於有所突破,去年年底,許多環境政策在極度壓縮的時間下,終於取得進展,然而與此同時,仍有部分目標和國際淨零標準仍有距離。論壇除了回顧台灣目前的修法成績、反省不足,也為接下來的能源轉型之路訂定階段性目標。

首場「淨零轉型的關鍵八年–加嚴目標、社會共行」,由台灣氣候網絡總監趙家緯報告台灣目前官方減碳目標與國際的落差、與如何加強治理能量、實現轉型。

去年12月政府提出新的減碳目標,以2005年為基礎年,預計在2030年減碳24%±1%,並已將此項目標向國際宣示,但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最新報告強調各國除了2030年目標外,更要設定2040、2045的減量目標,聯合國秘書長要求今年的COP28會議,各國要提出新的減量目標,須審視2030減量目標與2050淨零目標各自要減少多少碳排,再回推不同階段的減碳力道。

趙家緯表示,目前國發會訂定的2030年台灣減碳目標為24%±1%,有三點隱憂:

第一,目前的減量程度跟國際要求仍然有落差,2030的減碳目標將會是引導國內減碳力道的重要政策訊號。

為了確保綠能與環境、在地社區能共存發展,台灣在綠能的推動上應先緩後急,可是目前台灣在2030年並沒有積極性加嚴綠能發展速度,這會導致台灣的綠能可能會變成中期快速發展、後期發展速度趨緩,在後面把目標調降的時候,對形塑、鞏固台灣亞太離岸風力領導性市場會有不利影響。

第二,中央2030的減碳目標低落,將削弱地方與產業的行動。

很多地方政府的2030年減碳目標已經比24%±1%來得高,全國各縣市、包含六都的減碳目標,都至少減碳30%甚至40%起跳,中央目標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在政策引導上會有負面影響。對企業來說更缺乏設置積極減碳目標的壓力。

第三,從目前各部會提出來的減量政策進行盤點,台灣其實有機會可以把2030年的減碳幅度提升到30%,並在2030年讓燃煤發電在電力結構裡減少到10%以下,但是2030年減碳30%其實還是不符合淨零排放需求。

從IPCC報告使用的模型之一:全球變遷評估模型(Global Change Assessment Model,GCAM)分析,若2050年要達到淨零,2030年的減碳幅度要到40%才能達標。

要實現此目標,台灣總體能源供給結構會有很大變化,2030年的電力結構,再生能源的佔比必需要提升到40%以上,燃煤排放量來源要大規模縮減,除了電力結構,石化業要縮減,水泥業必須為負成長,鋼鐵業到2050年要減少40%左右的產量,要達到以上目標,重工業的初級能源,包含煤與石油的增長幅度必須控制。

IPCC對台灣評估長期GDP幅度預測,並不會持續維持在6%的高點,未來GDP會維持在1%左右,因此政府在預估經濟發產情境與產業規劃時,也要以低GDP為前提進行發展路徑研擬,作為政策規劃基礎,不能僅僅只是要求各個企業節電量達到1%,而是要從根本改變、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才有機會大幅度的減少初級能源消耗。

趙家緯表示,碳排減量目標的調整機制,原本是每五年要討論現階段的減碳目標是否應加嚴,但現在國際上各國每年都可以加嚴減碳目標。

按照《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現在處於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減碳管制目標只到2025年,第三階段的管制時程則會到2030年,下一階段的修法程序必須更嚴謹、並對社會大眾開放,不能像過往只有簡單的公聽會,民間團體在此階段也會對減碳目標的設定有更多程序性的要求。若要來得及設定第三階段目標,要在2026年的兩年前開啟討論,按照這個時間點,今年後半年政府就必須要盡快開啟討論規劃。

邀請全民上「臺灣淨零追蹤器」,一起監督政府淨零政策

去年台灣終於產出歷史上第一份氣候預算,當時把原本一年25億的預算增加到一年1000億,但這些預算必須搭配計畫並充分執行,才能落實減碳效果。

去年底政府產出「淨零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的草案,但是趙家緯指出,草案什麼時候變成正式核定本?草案跟預算編列的關聯是什麼?後續是否有與社會大眾持續的溝通機制?目前沒有聽到後續消息。這些時程的擬定必須有更完善的資訊揭露和社會溝通,才能讓社會大眾對淨零目標有信心、對淨零行動有感。

民間為了監督政府淨零政策的推動,趙家緯分享「臺灣淨零追蹤器」,每季公布進度追蹤報告,其包含從「需求面解方先行」、「克服難減部門慣性」、「打造零碳電力系統」、「構築淨零支持體系」四大面向,提出15項核心措施,公開其政策進度、淨零重要性,並特就地方政府在該措施中可扮演之角色,提出建議,及提供公眾提問、提建議的平台,作為全民監督以及參與淨零政策的基礎。

避免陳腔濫調,以循證治理為基礎的淨零轉型施政原則

如何建立明確的減碳目標並落實公正轉型,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表示,現有體制要從低碳經濟轉型到淨零排放,當中會需要做很多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中有一個最不確定的因素,就是減碳承諾的速度會對社會有不同程度的衝擊,在很短時間內必須減下大量的碳排,其對社會的衝擊一定會比很長時間下消減少量碳排來得大。

舉例而言,若要對一個小型經濟體課徵碳費,並在五年內減碳到零,和對一個大型工業區課稅,兩者面臨的課題不一樣,大型工業區的韌性可能比較夠,如何讓受衝擊的群體能順利轉型,是公正轉型一定要面對的課題,因此行政體系需要務實考量施政的可能性與對社會造成的衝擊。

施克和強調,國際標準應作為「基準線benchmark」,政府仍要回歸以資料科學的「循證evidence-based」為台灣在地脈絡的治理基礎,以科學為導向的數據來進行政策規劃。

施克和也認同,COP28之後,加強社會溝通的層級已經是國際趨勢,國發會現在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會)的秘書處、幕僚單位,國發會底下設有永續發展目標SDG、淨零轉型,淨零則是由環保署主管。但是淨零轉型的社會溝通並不只是國發會的責任,而是每一個部門都必須納入施政原則、要積極進行,因此必須和國科會一起討論。除此之外,世代之間的共識也必須建立,但要跟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青諮會)一起,確保一個新的世代能在過程中投入並發聲。

目前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會裡面分成三個領域,分別是民間委員、專家學者、倡議學者,除了舉辦定期會議,也會設立四個常設性運作小組,其中的學術小組進行調查研究,而審查小組則是負責審查每個部門的合理性,另外一個小組會針對與公正轉型相關議題的輕重緩急列出來,例如化石燃料的轉型、運具電動化,進行議題鑑別,最後是影響力小組,要把觀念想法做社會對話。

施克和認同開放政府是淨零轉型成功的關鍵,目前開放政府也是由國發會負責。政府各項計畫、包含淨零政策的管考設置在國發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有指示,未來任何計畫,在審議可行性上都會以淨零排放、永續節能為目標進行審核,且針對各種六七年以上的中長程個案計畫,績效指標要能扣合到「淨零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任何行政體系的計畫,只要是中長期個案,都可以經過這個機制,確保淨零路徑持續被落實。

結語

台灣在去年的氣候變遷因應修法上雖已有所突破,但是減碳的角度一刻都不能慢下來。最後,趙家緯引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談IPCCAR6,強調未來八年各國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未來地球百年以上的面貌,如果未來八年沒有在2030年減量目標減到43%以上的話,事實上要守住升溫幅度1.5度以內的難度就會變得相當高。

施克和期待政府在淨零的施政上,各部門委員會要避免陳腔濫調和行禮如儀,台灣應藉此機會設定真正符合國際淨零目標的減碳時程,透過持續的社會溝通、資訊充分揭露、以及拉高治理層級,才能把台灣邁向淨零的動能徹底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