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歐盟執委會於2022年2月在《氣候授權補充法》 (Complementary Climate Delegated Act)條文提議納入核電和天然氣於「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 後,歐盟為核電和天然氣產業漂綠的爭議就延燒至今。
繼今年6月14日歐洲議會的經濟暨貨幣事務委員會以及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於聯席會議上以76票反對62票贊成以及6票反對、4票棄權表達「反對歐盟執委員增列核電與天然氣於永續分類」的提案後,歐洲議會已於2022年7月6日投票否決了「反對歐盟執委員增列核電與天然氣於永續分類」的提議,投票結果為278名議員贊成,328票反對,33票棄權。
由於歐洲議會必須要有353名議員反對方能推翻執委會的決定,因此歐盟《氣候授權補充法》 的內容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實施。
本會嚴正譴責此一結果並沉重表達遺憾。歐盟執意護航核電與天然氣之舉,不僅與歐盟執委會所公布的「REPowerEU」計畫南轅北轍,更是直接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浥注資金。
歐盟以「永續分類」之名資助俄羅斯侵略
為因應俄烏戰爭爆發的地緣政治情勢,歐盟執委員於今年5月公佈了「REPowerEU」計畫,加速於歐盟全境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與市場。歐盟擬於今年年底起逐步減少自俄羅斯所購得的石油、天然氣,並於 2030年終止向俄羅斯購入化石燃料。
歐盟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者,目前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高達4成。自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歐洲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天然氣批發價格已經比2021年同期高出6倍。歐盟第一大國德國天然氣發電的占比更高達近5成。自俄烏戰爭發生以來,每日皆有10億歐元流入俄羅斯,形同直接浥注俄羅斯的侵略戰爭。
俄羅斯能源部長舒爾吉諾夫(Nikolay Shulginov)就十分稱許歐盟《氣候授權補充法》護航核電與天然氣之事。他認為該法可為俄羅斯創造更多出口天然氣與核電的機會。他於今年 4月12日受訪時表示,莫斯科願意與任何友好國家交易。
此一情勢使歐盟以「廉價天然氣為橋接能源」的盤算盡數落空,歐洲議會議員豪伊西克(Martin Hojsík)直指,「『以天然氣為橋接方得以脫煤』的說法已在俄烏戰爭中陣亡」。 綠色和平歐洲分部(Greenpeace EU)主任羅德里哥(Ariadna Rodrigo)痛批:「骯髒的政治將天然氣和核電漂綠,使得更多資金流向普丁的戰爭財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歐洲辦公室執行長艾辛(Ester Asin)則直指「天然氣和核電絕非綠能」,並批評歐洲議會的決議將使得氣候危機更加惡化。
歐盟促使鈾燃料價格持續走高
目前各國核工業無不藉由烏克蘭戰爭,大肆宣傳擴張核電就是強化「能源安全」,乃至於核電正為最佳的替代能源云云。此時歐盟各國再起核電存廢的爭論。一如石油與天然氣,鈾燃料的供應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也受戰事衝擊。
機構投資者和歐盟正為為鈾現貨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之一。 俄羅斯和烏克蘭皆為全球主要的鈾燃料生產國。當歐盟開始尋找替代能源和爭論《氣候授權補充法》的漂綠條文時,機構投資者如Sprott實體鈾礦信託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旋即大批搶購鈾燃料,該信託至2022年3月所持有5,040萬磅鈾就比2月份大幅成長13.8%。
因歐盟和機構投資者的推波助瀾,2022年4月鈾燃料已達到每磅65美元。雖然7月初鈾燃料交易價格暫時下跌至每磅50美元,然而此一價格與3年前每磅鈾燃料相比,漲幅已達170%。
早在今年1月全球第一大黃餅出口國哈薩克因內政問題引發政府大規模鎮壓,僅在1月5日當日,現貨鈾價就上漲了8%,當時英國《經濟學人》警告,黃餅價格至少會以每年2%升幅持續上揚至2030年,市場將有十年動蕩,《經濟學人》並提醒各國務實納入哈薩克政府垮臺的情境。
哈薩克目前仍為鈾燃料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任何尋求在哈薩克外,多方分散鈾然料進口來源的國家,勢必得支付額外成本。
因《經濟學人》當時的估計並未納入俄烏戰爭衝擊。可以想見,歐盟漂綠核電之事必然會持續推高鈾礦走勢。
餵養核電猶如財務無底洞
國際能源總署於6月30日發佈了一份《核電和安全能源轉型》的報告。報告大力為核電可使各國擺脫化石燃料背書。《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主要作者和獨立顧問施耐德(Mycle Schneider)指出,國際能源總署一廂情願地認定新設核電廠能依照原有預算、如期完工根本是昧於事實。現今各國核工業的新增營建案無不一再遷延、持續追加預算。這些再再證明核工業不論是開發新案或延役老舊機組皆高度依賴政府補貼。
由法國政府所主導的核電巨頭EDF早在2020年10月時初估,若核電無法列於「永續分類」,無法順利獲得494億歐元的浥注以維持老舊反應爐的運作,EDF財務將面臨破產。法國核工業的債台高築以及在英國與法國所興建的核電廠均成為經費爆增的爛尾工程就是核工業貪婪無信的典型作風。至於報告所說的核電機組的裝機容量在2050可以翻倍更是空疏無據。
本會必須強調,歐盟在「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增列核電與天然氣已然使「永續分類」成為漂綠工具。此事傷害的不僅是歐盟自身的公信力,更是戕害《巴黎氣候協議》的減碳目標。
歐盟執委會所說的「永續分類」不僅與自身所訂的「REPowerEU」計畫背道而馳,更進一步瓜分加速佈建再生能源所需要的資金。如此一來,核電、化石燃料巨頭便可堂而皇之打著「2050淨零碳排」之名,要求歐盟以超國家組織之力,會員國以國家之力繼續補貼核電與化石燃料,推遲廢核與降低化石燃料需求的時程,該等產業並可肆無忌憚排擠再生能源的建置。這只會益發弱化歐盟原就百病叢生的能源結構。
本會呼籲各界認清核電與化石燃料業在歐盟內部層出不窮的旋轉門醜聞 ,停止為核電與化石燃料漂綠,同時呼籲擁核人士、污染耗能產業、用電大戶勿假歐盟「綠色投資項目」之名誤導社會大眾、積非成是,葬送能源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