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氣候臨界影展」影片推薦-《西維吉尼亞煤礦輓歌》

看得見的「不公正轉型」:煤礦產業與多重危機的誕生

1861年,在美國內戰爆發之際,西維吉尼亞(West Virginia)因不同意維吉尼亞州(Virginia)支持奴隸制度、加盟南方邦聯的立場,而自後者分裂、最終成為美國第35州。

雖然歷經了身份的改變,始終不變的卻是當權者對開發該州豐富的自然資源的決心;煤礦的開採也幾乎就完全支配了整個西維吉尼亞州自此之後超過一世紀的歷史。好幾個世代的西維吉尼亞州居民用自身與土地的健康,換來了美國長年供電穩定、二戰勝利及戰後經濟復甦的基石。

但隨著天然氣與核能的興起、山巔移除採礦技術的出現,使得好幾個世代以來一直以礦場為中心而發展的在地經濟生態系開始崩盤。過去高薪且受工會保障的工作也在反工會的各大新財團入駐後遭取代。此外,在公共衛生方面,長期暴露於煤礦塵埃所導致的黑肺症(Black lung;肺塵病)等健康問題逐漸浮現;經濟蕭條下一波波的失業潮、青年人口外流與在地身份認同的瓦解更是奠定了當地鴉片類藥物氾濫危機的基礎。

這一切也都解釋著該州在政治上為何死忠地支持著提倡復興煤業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近年因擁護化石燃料產業而飽受氣候倡議者批評的民主黨保守派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等人。

如果說以上所寫的算是對西維吉尼亞州政治經濟史的簡述,那《西維吉尼亞煤礦輓歌》就是一部將這段歷史「人化」(humanise)的紀錄片。透過與復原中的鴉片成癮者、環境倡議者、掙扎中的在地商家老闆、政治人物、護士、律師等州民的訪談,揭示出煤礦產業對第一線的人們在物質上和心理上所帶來深切的影響。生態浩劫、公衛與健康挑戰、經濟崩潰、政治極端化,這些表面上看似不同領域的議題,其實都在當地居民的人生路程中交織存在著。一個個故事述說的,都是過去各種「不公正轉型」所引發、橫跨多個世代的多重危機。

在「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逐漸成為氣候行動與治理關鍵字的這個當下,此片凸顯著在能源與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將受波及勞工與社區所需置於決策核心的重要性。若僅以損害補償、技能訓練等單項政策工具作為公正轉型之措施,而忽略被轉型的產業在當地長年建立起的社會經濟生態系與情感因素,則極可能使氣候政策行動的社會正當性與接受度大受影響、甚或促成氣候否定論(Climate Denialism)的增長。

而除了此片透過人物特寫所揭示的故事以外,那些在紀錄片和主流媒體看不到的人與他們的故事也同樣重要——有別於有曾經有一段榮景可供懷舊的白人礦工,20世紀初期由礦場從東歐、南歐引入的移民和非裔勞工則是從未有過組織工會、在煤業興盛期分到一杯羹的機會。

不論是在美國「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倡議或台灣氣候治理的脈絡下思考公正轉型時,惟有正視這些過往能源系統與政經結構下的各種不平等、傾聽不同脆弱族群的經驗與需求,並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才有機會確保本應立意良善的氣候行動能夠真正地成為一項包容、公正、共榮的社會工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