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告翻譯、校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電與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數起前所未有的事件,包含在大規模戰爭期間運作商業核電廠、商業反應爐的所在地遭受砲擊、敵軍佔領核子設施,乃至於反應爐在物理威脅下運作。世上從未有核電廠設計於這類條件下運轉。
反應爐與用過燃料棒冷卻池之脆弱
- 核電廠依賴持續運轉的冷卻系統,藉此以出反應爐心與用過燃料棒水池中的衰變熱,即便關閉反應爐時仍舊如此。
- 反應爐停止運作後,反應爐心仍會產生約莫7%的名目熱功率。衰變熱會隨期間先迅速遞減,嗣後緩慢遞減。一日後餘熱大約為0.5%(以1,000MWe電功率的反應爐而言,餘熱仍有15MWth),而10日後餘熱仍有一半。
- 達到使用年限後,必須從反應爐心中退出用過的燃料棒,並置於裝滿水的冷卻水池。並且必須從池中永久排出餘熱,以防止燃料棒過熱。
- 未能排出殘餘的衰變熱會導致爐心熔燬或用過的燃料棒起火,這將可能大量洩漏輻射。
- 有效的冷卻鏈通常係由熱交換器與最終散熱器(如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所鏈結而成的3個冷卻迴路,這必須時時刻刻能從反應爐心與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中排出餘熱。
戰爭中的核電廠和用過的燃料棒儲存
戰時供電
- 某些國家高度仰賴核電。8個國家在2021年間有超出1/3的電力源自於核電廠,烏克蘭之核電佔比為55%。核電的佔比越高,要基於預警原則在戰時關閉所有反應爐就越發困難。
- 攻擊方可能意欲於短期內中斷遭攻擊國家的電力供應,不過,如果目標係為佔領受攻擊國的領土,長期而言則可能希望維持電力供應。無論如何,核電廠皆為戰略要地。
核電廠和核子武器
- 核子爆炸裝置可能包含鈽和/或高濃縮鈾作為裂變材料。
- 一般的商業核子反應爐不使用高濃縮鈾,儘管某些研究用反應爐、海軍用途與快中子反應爐會使用高濃縮鈾。
- 每座核電廠在一般運作時期,在燃料中會產出可供武器所使用的鈽。從高度放射性輻射燃料中分離出鈽需要遠距處理設備(大型熱室或再處理廠)。
- 攻擊方可能懷疑或影射特定敵方已然使用或計劃以核子反應爐產出核武計畫所需要的鈽。
以懼怕發生意外事故當成政治壓力的工具
- 核電廠在遭遇事故時會大量洩漏輻射。戰爭時期帶來的破壞可能導致類似的後果 。
- 攻擊方可以藉著威脅破壞核電廠來當作勒索,因為擁有核子設施的國家有必須維護公共衛生安全與環境的明顯利益。
核安在戰時所遭遇的多重間接威脅
無論是否有軍事理由佔領、奪回或以焦土政策摧毀核電廠場址,戰爭時期都可能存在種種意想不到但足以影響核安的原因。
- 因武器系統不夠精準而導致意外擊中核電廠。
- 軍事行動中所造成之附帶損害。
- 交戰雙方就影響核電廠安全之相關要素所知有限。
- 在生死攸關的戰鬥中,核安可能並非當務之急。
- 核電廠場址可成為戰時護盾,因而成為堅不可摧的要塞。
核電廠的特殊弱點
核電廠是一複雜的工業設施。它們的安全運作取決於穩定的技術、人員、監管、政治與經濟環境。以往的核安研究視這類穩定條件為理所當然。
不過,無論是由事故或戰爭衝擊所引發,系統失靈所造成的後果卻是殊途同歸。
- 軍事砲火可能出於蓄意或誤擊,導致直接破壞安全相關零件。
- 某些重要的安全系統位於設計差異極大的反應爐建築群。雖然大多為堅固的建築物,但僅有極少數為真正掩體。
- 許多重要的安全系統位於其他傳統工業建築中,包含部分冷卻鏈、絕大部分的電源、變壓器、提供緊急電力的柴油發電機、發電機燃料、開關設備,乃至於控制室。
電力供應
- 電力供應的首要要求即為穩定連結電網。
- 冷卻鏈中大型幫浦的運作時時刻刻都需要電力。
- 在電網中斷時,緊急發電機可於短期提供維持冷卻系統運作所需要的最低限度電力,然而它們並非設計用以長期連續運轉。
- 關閉的核子反應爐無法經由柴油發電機重新啟動,必須要併聯電網方能重新運作。
- 在有多個機組的廠址,運轉中的單一反應爐可用來滿足自身與其他機組的基本電力需求(孤島模式)。但切換到孤島模式不僅頻繁失敗,也極不穩定。
冷卻水供應與其他重要基礎設施
- 冷卻裝置的運作,就如同可靠的電力供應一般,對核安都至關重要。
- 管路受阻、最終散熱器的連結損壞,乃至於幫浦入口遭碎片堵塞皆會危及冷卻裝置。
- 道路暢通無阻對於人員輪班、運送備用零件、外部人員之進入,乃至於消防等緊急服務至關重要。
嫻熟的作業人員
- 反應爐操作人員係由特定核電廠所培訓,無法輕易由其他電廠的操作人員所取代,包括來自攻擊方國家的操作人員。
- 在戰爭時期,工作人員無法確定可否於輪班結束時離開廠區,這類不確定性會增加他們的壓力。
- 在槍口下運作核子設施易導致即便是標準安全程序,亦淪為次要問題。
- 員工可能遭人剝奪手機等常用通訊工具,進而限制他們與同事、主管和主管機關交換意見的能力。在槍林彈雨的戰區中,無法確知家人和朋友的安危會進一步帶來更多壓力。
維護
- 定期維護不可或缺,包含更換零件的運送和安裝,其中某些零件可能必須向國外供應商訂購。
- 年度停機時期通常牽涉眾多分包廠商的協作。這些公司可能不欲或無法派遣員工至戰區或遭到佔領的核電廠。
檢查
- 國內主管機關人員或其他第三方的檢查是維持核安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戰爭條件下可能難以執行這些檢查。
- 國際組織如國際原子能總署依據國際法會享有一定的檢查權限。若非在一般情況下實施,恐怕會難以落實。
用過燃料棒貯存設施的特殊弱點
- 所有核電廠都有用過燃料棒的儲存池,有些在反應爐機房內,有些則位於其他且不甚堅固的建築物內。
- 雖然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在圍阻體內可以受到保護,不過一旦反應爐發生嚴重事故,亦有可能波及冷卻池。
- 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尤其是為數個反應爐所設立的集中池裡,包含相當於數個,乃至於數十個反應爐爐心,因此積蓄極大的放射性儲量。
- 經過幾年的冷卻後,可以移出用過的燃料棒到乾式貯存桶裡。這個階段以氣流排出餘熱,不需要主動冷卻系統。
- 水池毀壞或電力和冷卻水供應中斷:
• 水池的冷卻鏈可能會中斷,這會造成冷卻水逐漸蒸發,燃料將於數日或幾週內露出水面。
• 如果水池本身損壞或遭人摧毀,水就會流失。這可能會使燃料自燃並且釋放出大部分放射性物質。
• 電力供應中斷將導致冷卻鏈無法照常運作。相較於反應爐爐心冷卻,寬限期要長得多,但最終仍會導致燃料摧毀。
可能的輻射釋放機制和情境
核電廠
- 運作中核子反應爐的爐心冷卻中斷後,會在不到1小時乃至幾小時內造成爐心熔燬事故。關閉的反應爐亦會發生熔燬,延遲時間取決於各種參數,尤其是關閉後所經歷的時間。
- 在爐心熔燬過程中,會形成可能爆炸的氫氣(參閱福島事件)。
- 如果圍阻體遭受破壞,譬如在戰時遭受軍事攻擊,爐心熔燬會洩漏絕大部分輻射儲量至環境中。
用過燃料棒的貯存
- 池中用過燃料棒的冷卻中斷會導致冷卻水逐漸蒸發,直至露出部分或全部燃料元件。接著燃料會升溫,直至燃料束包覆層遭破壞並且朝環境中洩漏輻射。溫度更高時,則會形成爆炸性氫氣。當強烈加熱的包覆層材料暴露於空氣中,也可能著火。在此情境下,絕大部分的放射性儲量會洩漏到環境中並造成大量污染。
- 在乾式貯存設施的情況下,只有破壞貯存桶的完整才會造成戰爭所引發的輻射釋放。除非是由彈藥所引發的用過燃料棒火災,多數乾式貯存桶遭到破壞的情境中會造成具有地理侷限的輻射效應。
烏克蘭戰爭時間軸
- 值得注意的是,本報告的核電與戰爭章節於2022年5月起草。不幸言中的程度發人深省,由報導中得知,許多假設,已於幾個月後在烏克蘭戰爭中成為事實。
- 戰爭形勢下,難以查核部分報導所稱千真萬確之事究竟是否誇大或不實。因此,我們並未嘗試就烏克蘭的核子設施本身及廠內所遇之事提出客觀說法。
- 不過,仍應該就事態發展提出某些見解。因此,我們編製自2022年2月24日至同年9月13日的時間軸,完全根據兩個機關的資訊: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the State Nuclear Regulatory Inspectorate of Ukraine)和國際原子能總署。雙方在此衝突中皆非中立,因此需要審慎因應。
本章所描述的風險截至目前為止皆為理論假設,但足以使這些假設成真之事與近來在烏克蘭發生的事件相去不遠。值得注意的是,核電與戰爭章節於2022年5月起草。本文不幸言中的程度值得令人警惕,許多推理而得的假設,據報導指出,已於其後幾個月在烏克蘭戰爭中成為事實。
處於戰爭形勢下,對於部分報導所稱千真萬確之事,究竟是否誇大或是不實,尤其難以核實。交戰各方和與其往來的組織和個人各有利益,相關再現(representation)因而不必然客觀。
因此,本篇報告並未嘗試就烏克蘭的核子設施本身及廠區內所遇之事提出一客觀說法。不過仍應就相關局勢發展提出一些見解。因此,我們完全根據兩個來源編制時間軸: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和國際原子能總署。雙方在此衝突中皆非中立,因此皆須審慎因應。其中部分陳述為節錄,但所有轉載於此的引用皆未經過任何修正,包括更正措辭、拼字或語法中任何看似紛歧或明顯不一致之處。
(略)
時間軸
注意:這些是依照國際原子能總署與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所公布的官方聲明時間先後順序而列的輯要。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今日表達,國際原子能總署密切關注烏克蘭的局勢,他並呼籲各方極力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危及該國核子設施的行動。
署長表示,國際原子能總署當下恪遵該組織職掌,密切監測烏克蘭的局勢,並且尤為關注該國核電廠和其他核子相關設施的安全與安防。
「……署長強調,國際原子能總署大會於2009年所通過的一項決議指陳,大會即是該組織所有會員國的年度會議,『任何武裝攻擊與威脅用於和平目的的核子設施,均構成違反《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國際法,乃至於國際原子能總署之規章』」。
(2022年2月25日略)
-
原文註釋1043國際原子能總署,〈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9/2022號新聞稿,2022年2月24日,2022年3月13日更新,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the-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署長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今日表述,俄羅斯已通報國際原子能總署,該國軍隊已然控制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周圍的領域。(略)
「扎波羅熱核電廠是烏克蘭最大的核電廠,該國15座核子反應爐的其中6座位於該處……」。
(略)
-
原文註釋1045國際原子能總署,〈第6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15/2022號新聞稿,2022年3月2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6-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俄羅斯聯邦軍隊於2022年3月4日凌晨1點左右,開始砲擊扎波羅熱核電廠所在地,導致扎波羅熱核電廠廠區起火。
扎波羅熱核電廠核電發電機組完好無損,1號機組輔助廠房雖受損壞,不過並不影響機組安全。影響核電廠安全的關鍵系統與零件現仍持續運作。
「……輻射情況現今尚無任何改變……」。
發電機組現況:
▷1號機組目前停止運作。
▷目前正在冷卻2、3號機組核子設施。
▷4號機則以690MW的功率運作。
▷目前正在冷卻5、6號機組核子設施
-
原文註釋1046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2022年3月4日6時整關於扎波羅熱核電廠現況的消息公告〉,2022年3月4日6時,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information-notice-zaporizhzhia-npp-status-04-march-2022-0600,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經歷埃內爾霍達爾(Enerhodar)街頭激戰後,歐洲最大的核電廠,即扎波羅熱核電廠,已遭俄羅斯聯邦軍隊所佔領。
扎波羅熱核電廠工業場址遭受砲擊的結果
-扎波羅熱核電廠1號機的反應爐槽建築受損;
-2枚砲彈擊中乾儲用過燃料棒設施的區域。
這類核子設施之結構與系統受損程度,以及對安全的影響,必須依據運轉核電組織特別檢修的全面檢查結果,才有辦法再行評估。
(略)
在俄羅斯佔領扎波羅熱核電廠場址之時,當時輪值的作業人員被迫持續在該場域連續執勤超過24小時。扎波羅熱核電廠人員並無傷亡。部分人員則因壓力接受醫療照顧。
-
原文註釋1047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2022年3月4日15時關於扎波羅熱核電廠的更新消息〉,2022年3月4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updated-information-about-zaporizhzhia-npp-1500,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署長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表示,烏克蘭今日通知國際原子能總署,儘管正規作業人員持續運作扎波羅熱核電廠,但該核電廠管理階層現在必須服從自上周起控制該場址的俄軍指揮官所下達的命令。
此外,烏克蘭告知國際原子能總署,核電廠管理階層的任何行動,包括關於6座反應爐機組的技術操作,皆必須經由俄羅斯指揮官事前批准。
署長表達嚴重關切此一事件的情勢,因為這已違反他於3月2日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上,針對烏克蘭局勢之核安、安防、以及防患未然的討論中,提出不可或缺的七大支柱原則之一。
支柱三說道:「作業人員必須能夠在免於不當壓力之情況下,履行其安全和安防職責,並做出決策」。
(略)
葛洛西署長再三強調作業人員得以休息之重要性,唯有如此他們方能安全無虞地執行必要工作。
他表示,「本人呼籲,為了安全與安防起見,凡是有效控制車諾比核電廠之人,應即刻允許該處作業人員的輪替」。「……監管機關表示,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形勢是,與港口城市馬立波所有使用第一類至三類輻射源之企業與機關的通訊已經中斷,關於現況的消息更付之闕如。如果未能嚴加守護和管理,這類放射性物質可能會使民眾遭受嚴重傷害……」。
-
原文註釋1048國際原子能總署,〈第13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22/2022號新聞稿,2022年3月6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13-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略)
2022年3月6日16時6分,扎波羅熱境內的瓦西里夫卡地區的750kV高壓電線在激戰中遭損毀斷線。
「……依據現今由俄羅斯軍隊所控制的扎波羅熱核電廠管理階層所述,作業人員遵照操作程序的要求,監控發電機組的情況,並確保機組安全運作……」。
武裝敵軍與重型裝備據守扎波羅熱核電廠和埃內爾霍達爾,從而施加核電廠人員和民眾的心理壓力。
鎮上的行動數據中斷連線,大多數網際網路供應商都無法作業,再加上食物問題。這些皆使核電廠作業人員惶惶不定,摧挫核電廠的核子與輻射安全保障。
-
原文註釋1049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關於扎波羅熱核電廠的最新消息〉,2022年3月7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updated-information-about-zaporizhzhia-npp-znpp,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略)
尚未恢復車諾比核電廠的鐵路和機動交通。
330kV高電壓的「森林站」尚未恢復運作。
由於遭佔領,必須由日間人員在車諾比核電廠設施系統和設備所執行的預定活動、維護以及修理,自2022年2月24日起已停止。此外,涉及合約當事組織所從事的活動亦停止執行。
-
原文註釋1050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車諾比核電廠設施至2022年3月8日11時整的最新情況〉,2022年3月8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chnpp-facilities-situation-update-08-march-2022-1100,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扎波羅熱核電廠與埃內爾霍達爾市仍受到俄羅斯軍事部隊所控制。
發電機組的現今情況維持不變:2座機組運轉中;2座機組維修中,其餘的則為關機模式。在敵人佔據領土的情勢下,1號機停機和6號機變壓器之緊急維修正以扎波羅熱核電廠現今尚有的餘地與手段下繼續進行。
(扎波羅熱與南頓巴斯)兩條750kV高壓線仍舊未能連接,目前已採取措施以期恢復受損高壓線路的運作。此一問題係因線路損壞地區的猖獗敵對行徑,故而變得更加棘手。
(略)
-
原文註釋1051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扎波羅熱核電廠至2022年3月12日現況更新〉,2022年3月12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zaporizhzhia-npp-status-update-12-march-2022,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署長表示,烏克蘭通報國際原子能總署,延宕已久的車諾比核電廠技術人員輪替,已於今日完成,讓人員得以返家休養,這是俄羅斯軍隊自上個月控制核電廠以來的頭一遭。
(略)
烏克蘭監管機關表示,因道路和橋樑受損,導致工作人員不易前往附近城市斯拉夫蒂奇 。自2月24日俄羅斯軍隊控制該場址的前一天起,工作人員就一直待在車諾比。經過將近四週後,他們將業務移交給新來的烏克蘭同事後離開。
(略)
-
原文註釋1052國際原子能總署,〈第28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41/2022號新聞稿,2022年3月21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28-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扎波羅熱核電廠和埃內爾霍達爾市自2022年3月4日起即遭俄羅斯軍事部隊所佔據。除了侵略國軍隊外,俄羅斯聯邦的原子能企業,即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代表長期非法現身於扎波羅熱核電廠,他們盤桓的目的尚未可知。
(略)
-
原文註釋1053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2022年3月29日關於扎波羅熱核電廠現況的消息〉,2022年3月29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chornobyl-npp-facilities-current-situation-april-01-2022,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根據車諾比核電廠管理階層所提供的消息,俄羅斯佔領軍於2022年3月31日約莫20時,撤出車諾比工業區的領域。
場址的輻射情況與車諾比核電廠作業人員所控制的設備參數,皆在核子裝置各自的流程程序所限制的範圍內。
在車諾比場址的日間、維修人員與承作組織的人員迄今下落不明。
(略)
-
原文註釋1054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2022年4月1日車諾比核電廠設施現況〉,2022年4月1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chornobyl-npp-facilities-current-situation-april-01-2022,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略)
扎波羅熱核電廠的發電機組自2022年3月4日起皆由俄羅斯佔領軍所控制。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代表在扎波羅熱核電廠遭佔領後,違法跨越烏克蘭邊境抵達該核電廠。
在佔領軍在場的情勢下,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代表告知扎波羅熱核電廠的管理階層與作業人員,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意圖納編烏克蘭核電廠。隨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代表開始監控扎波羅熱核電廠的技術及管理程序。
(略)
(2022年4月29日略)
-
原文註釋1055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關於烏克蘭核電廠廠區內的發電機組〉,2022年4月20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regarding-power-units-sites-ukrainian-npps,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葛洛西先生說道,『事到臨頭時有旁觀者、置身事外者、分析者,也有處理實事之人。總要有人能實際處理問題』,他形容國際原子能總署為問題解決者。他表示,動用核子武器令人『無法想像』,並解釋道,國際原子能總署的重點在於避免因攻擊核電廠或放射性物質外釋而導致的核災事故。葛洛西先生繼而補述,國際原子能總署正尋求訪視遭俄羅斯軍隊所佔領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以確知儲存於該處的30,000公斤的鈽與40,000公斤的濃縮鈾並未挪用於其他用途……」。
-
原文註釋1057邁可.阿姆迪.邁廸森,〈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洛西出席達沃斯會議:核電、氣候變遷和烏克蘭〉,國際原子能總署公眾訊息暨傳播辦公室,2022年5月25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news/iaea-grossi-at-davos-nuclear-power-climate-change-and-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代理局長,即烏克蘭國家核子與輻射安全首席檢查員,公開呼籲國際原子能總署。
全球史上首次強行奪取扎波羅熱核電廠之事於2022年3月4日夜間發生,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的砲擊造成3名烏克蘭守護者死亡,並前所未有地威脅該電廠核安,此事可能造成全球規模的災害。
(略)
俄羅斯軍隊漠視襲擊核電廠的可能風險與致災的後果,持續以導彈攻擊烏克蘭領土更加劇此一局面。類似「口徑」(Kalibr)型巡弋飛彈飛越上空的事件,在南烏克蘭核電廠(於2022年4月16日)、赫梅利尼茨基核電廠(於2022年4月25日),乃至扎波羅熱核電廠(於2022年4月28日)皆有紀錄。
俄羅斯這些核子恐怖主義之所以持續發生,是因為即使烏克蘭已就此一問題提出多次呼籲,但國際原子能總署卻未就此事表達明確立場和提出有效回應,而這也讓俄羅斯代表如此有恃無恐,並且採取膽大妄為的行動和聲明。特別是受占領地埃內爾霍達爾市所謂的「市長」係由俄羅斯軍方所任命,他於2022年5月1日提到「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官方立場與其代表的聲明」時居然辯稱,「國際原子能總署並無扎波羅熱核電廠違反安全運作的紀錄」。
此外,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管理階層不僅慫恿加劇佔領扎波羅熱核電廠,更是重覆播送克里姆林宮的宣傳伎倆。尤其當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於2022年5月25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講中指稱,據稱「30,000公斤的鈽和40,000公斤可用於製造核子武器的濃縮鈾」儲存於遭俄羅斯所攻占的扎波羅熱核電廠。可見以署長為首的國際原子能總署已經受到俄羅斯宣傳所左右,缺乏可靠資訊。
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嚴正駁斥,有關俄羅斯軍方在攻陷扎波羅熱核電廠,所指控於該等地區發現適合製造核子武器的鈽與濃縮鈾存量的消息,整個烏克蘭亦然。國際原子能總署深知,該署每年皆於《保障執行情況報告》中,確認烏克蘭已履行關於該國所控制的核子材料均應專用於和平之義務。
(略)
可供軍事目的使用的鈽和濃縮鈾,在過去與當下無一儲存於扎波羅熱核電廠。由於政治禁令與技術不足,烏克蘭在技術上與政治上皆無法製造和儲存武器等級的鈽或鈾,哪怕數量僅只數克。令人遺憾的是,國際原子能總署的一名高階官員竟然大肆傳播俄羅斯所宣傳的可憎謊言。在扎波羅熱核電廠與在烏克蘭所有運轉中的核電廠,其核燃料均係用於燃料棒形式,濃縮程度僅僅為5%,不適合製造核子武器。
(略)
(2022年6月6日略)
(2022年6月24日略)
-
原文註釋1058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代理局長公開呼籲國際原子能總署〉,2022年5月27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public-call-acting-head-snriu-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略)
「……國際原子能總署於6月25日,也就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去與安裝在扎波羅熱核電廠的防護監視系統之聯繫。署長指出,國際原子能總署與電廠營運者合作解決這項問題,數據傳輸於7月1日恢復,並持續至整個週末。上一次通聯中斷將近兩週,始於5月30日,直至6月12日……」。
-
原文註釋1061國際原子能總署,〈第85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119/2022號新聞稿,2022年7月4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85-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7月18日。
(略)
「……烏克蘭國家核子檢查局的歐雷.科里科夫指出,『所有電廠都有備用零件』,雖然容量6GW的扎波羅熱核電廠目前尚有所有必須的備用品零件,但是因為電廠設施目前由俄羅斯所控制,眼下無法補充這類零件。他指陳,討論到的零件包含閥門與電廠運作期間所使用的消耗品……」。
「……他指出,『扎波羅熱的情況依舊複雜,彈藥直接置於廠區裡,從安全觀點而論,此事完全令人無法接受,廠區內現有50多部俄羅斯軍用車輛,大量炸藥散落於電廠場址四周,情況極度危險』……」。
科里科夫繼而表示,俄羅斯的襲擊「已經摧毀該國大量的基礎設施,乃至於製造和生產能力」,對持續供應該國核子設施的備用和替換零件,已經構成「嚴重風險」。
(略)
-
原文註釋1062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烏克蘭監管機關供應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備用零件「可能耗盡」〉,2022年7月5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supply-spare-parts-zaporizhzhia-plant-may-be-exhausted-ukraine-regulator,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8月23日。
拉斐爾.馬里亞諾.葛洛西署長今日表示,烏克蘭已通報國際原子能總署,週六在該國扎波羅熱核電廠的乾式貯存設施附近發生的砲擊事件,造成某些破壞,不過從現下可用的輻射測定措施,持續顯示場址屬於正常水平。
「根據烏克蘭說法,週六的事件發生於前一日核電廠外部供電系統遭砲擊毀損之後,傷及一名扎波羅熱核電廠的烏克蘭安防人員。烏克蘭告知國際原子能總署,該事件損毀貯存用過燃料棒設施區域的牆壁、屋頂與窗戶,乃至於輻射控制系統部分的通信電纜,可能影響3個輻射檢測感應器的功能運作。然而,裝有用過燃料棒的容器或設施的保護範圍並未有明顯可見的損壞……」。
「然而,週五和周六砲擊扎波羅熱核電廠之事,幾乎全然違犯署長在衝突開始之際所闡述的,核安和安防七項不可或缺的支柱,包含核電廠的實質完整、功能安全、安防系統、工作人員,乃至於外部電源……」。
(2022年8月19日略)
-
原文註釋1063國際原子能總署,〈第89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第126/2022號新聞稿,2022年8月9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89-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8月23日。
2022年8月22日下午2時33分,俄羅斯佔領軍砲擊扎波羅熱熱力發電廠。
由於砲擊的關係,備用廠用變壓器RSST-5與6受損,扎波羅熱核電廠與扎波羅熱熱力發電廠VL-330通訊線路斷線。下午6點33分扎波羅熱核電廠與扎波羅熱熱力發電廠VL-330電力線路恢復運作。
正在釐清關於受害者的消息。
-
原文註釋1065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烏克蘭國家核子監管檢查局:依據扎波羅熱核電廠輪班主管所述〉2022年8月22日,參見
https://snriu.gov.ua/en/news/according-zaporizhzhya-npp-shift-supervisor-information,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8月23日。
「……國際原子能總署於現場知悉,另一波砲擊毀壞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與一座鄰近熱力發電廠間的備用電力線路,此事越發顯示這類設施的重大核安風險……」。
「然而此次750/330kV線路的損壞,再次彰顯扎波羅熱核電廠遭遇外部電源供應問題時的困境與脆弱。扎波羅熱核電廠在早先的衝突中失去與所有四條主要外部電力線路的連接,最後一條於9月2日斷連。烏克蘭資深作業人員上週告知在場的國際原子能總署專家,扎波羅熱核電廠與該熱力發電廠間的三條備用線路中,一條遭砲擊損壞,另外兩條則是斷連……」。
-
原文註釋1066國際原子能總署,〈第99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2022年9月7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99-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9月17日。
「……昨晚恢復一條330kV備用線路,使得扎波羅熱核電廠得以於今日早上關閉最後一座運轉中的反應爐,該線路由鄰近埃內爾霍達爾市一座熱力發電廠的變電所,連結歐洲最大的核電廠至烏克蘭輸電網路。該反應爐在扎波羅熱核電廠與電網斷連後,於過去一周為電廠供電。隨著線路的恢復,維持核電廠核安所必須的電力再次來自外部電網……」。
(略)
-
原文註釋1067國際原子能總署,〈第100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2022年9月11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100-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9月17日。
(略)
熱力發電廠附近的變電所經修復後,150kV備用線路再次得以供應扎波羅熱核電廠,它於幾天前遭到砲擊損壞,埃內爾霍達爾市也隨之陷入黑暗。
「……這表示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扎波羅熱核電廠的所有三條備用電力線路在過去幾日業已恢復。其中一條750/330kV線路現在正為扎波羅熱核電廠提供冷卻與其他基本安全功能所需要的外部電力。而330kV與150kV線路現在則為備用。扎波羅熱核電廠的6座反應爐全數處於冷停機狀態,不過仍需要電力以使機組維持必要的安全功能……」。
(略)
-
原文註釋1068國際原子能總署,〈第102號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關於烏克蘭局勢的聲明〉,2022年9月13日,參見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update-102-iaea-director-general-statement-on-situation-in-ukraine,網頁瀏覽日期2022年9月17日。